时间: 2025-05-04 01:03: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03:45
内功:字面意思指的是内在的功夫或技能,通常用于武术领域,指的是通过长期的修炼和锻炼,培养身体内部的能量和力量,以提高身体机能和战斗力。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内功也可以指代任何需要长期积累和修炼的内在能力或素质,如个人的心理素质、专业技能等。
内功一词起源于**武术,最早见于明清时期的武术典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用以形容任何需要内在修炼和积累的能力。
在文化中,内功与“外功”相对,强调内在修炼的重要性。这种观念与传统文化中的“内圣外王”思想相契合,即内在修养是外在成就的基础。
内功这个词给人一种深沉、扎实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深厚的积累。在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中,内功的修炼常常被视为成功的关键。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项目管理培训中听到导师强调“内功”的重要性,他指出,无论项目管理工具多么先进,最终决定项目成败的还是项目经理的内功,即其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内功”:
岁月如刀,雕刻内功,
心静如水,波澜不惊。
风雨兼程,修炼不止,
内力深厚,方能纵横。
内功的视觉联想可能是武侠电影中高手闭目凝神,周身气流涌动的场景。听觉联想可能是武侠剧中的内功修炼时的呼吸声和气流声。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Inner Strength”或“Inner Work”,虽然含义相近,但“内功”更具有东方文化的特色和深度。
内功这个词不仅仅是一个武术术语,它更是一种生活哲学,提醒我们在任何领域都要注重内在的修炼和积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内功”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表达个人的成长和努力。
1.
【内】
里面。与“外”相对。
【引证】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一室之内。 、 《世说新语·雅量》-郗犹在帐内。 、 《世说新语·贤媛》-东海家内则郝夫人之法,亲陵家内范钟夫人之礼。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一板内有重复。 、 清·姚鼐《登泰山记》-数里内无树。
【组词】
海内;关内;内牵
指某一群体或某一物体的中间。常指国内或朝廷内。
【引证】
《论语·季氏》-动干戈于邦内。 、 汉·贾谊《过秦论》-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内,名词作状语,译时加介词“对”,为“对内”。) 、 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三国志·诸葛亮传》-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组词】
内叛、 内患、 内事、 内睦、 内噬、 内寇
2.
【功】
(会意。从力,工声。“工”亦兼表字义,表示用力从事工作。本义:功绩,功业;功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功,以劳定国也。 、 《周礼·司勋》-国功曰功。 、 《史记·项羽本纪》-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 《荀子·劝学》-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战国策·赵策》-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组词】
功誉、 功行、 功化、 功成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