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0:57: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0:57:59
圣手:字面意思是指具有神圣技艺的手,通常用来形容某人在某一领域具有非凡的技艺或医术,尤其是指医术高超的医生。
“圣手”一词源于汉语,其中“圣”字常用来形容神圣、高尚的事物,而“手”则指人的手或技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圣手”逐渐被用来形容在某一领域具有卓越技艺的人。
在**文化中,“圣手”常与医术高超的医生联系在一起,如古代的名医扁鹊、华佗等常被后人尊称为“圣手”。这种称呼体现了人们对医术高超者的尊敬和崇拜。
“圣手”一词给人以崇高、尊敬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那些在某一领域具有非凡成就的人,他们的技艺或医术能够解决常人难以解决的问题,给人以希望和信心。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位老中医,他的医术非常高超,能够通过简单的望闻问切就能准确诊断病情,周围的病人都称他为“圣手”,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圣手”一词的实际意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圣手”:
春风拂面,绿意盎然,
圣手绘就,人间仙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aster hand”或“genius hand”,但这些表达在英语中并不如“圣手”在中文中那样常用,且缺乏“圣手”所蕴含的神圣和尊敬的意味。
“圣手”一词在中文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它不仅形容了某人在某一领域的卓越技艺,还体现了人们对这些技艺的尊敬和崇拜。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圣手”一词能够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1.
【圣】
(形声。从耳,呈声。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口字。即善用耳,又会用口。本义:通达事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耳顺之谓圣。彼教所言耳根圆通亦此意。-圣,通也。 、 《管子·四时》-听信之谓圣。 、 《书·洪范》。传:“于事无不通谓之圣。”-睿作圣。 、 《诗·邶风·凯风》-母氏圣善。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组词】
圣功、 圣子、 圣意、 圣明
2.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