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21: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21:39
向隅之感: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面对角落的感觉,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感到孤独、被忽视或被边缘化的情感状态。在现代汉语中,它常用来描述某人在集体活动中感到自己不被重视或融入不进去的心理状态。
向隅之感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向隅”和“之感”两个部分组成。“向隅”原指面对角落,后来引申为孤独、被忽视的状态。“之感”则是指这种状态带来的心理感受。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的使用逐渐固定,用来描述一种特定的情感体验。
在**文化中,群体意识较强,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和感受往往受到重视。因此,向隅之感这个词在描述个体在集体中的心理状态时,具有较强的文化和社会背景意义。
向隅之感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悲伤、孤独和无助。它让人联想到一个人独自坐在角落,周围热闹非凡,自己却无法融入其中的画面。
在现实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家庭聚会中感受到向隅之感。尽管家人都在场,但由于话题和兴趣的不同,我感到自己与他们之间有一道无形的隔阂。
诗歌: 在热闹的宴会上,我独自一人, 心中充满了向隅之感。 笑声和欢语,仿佛与我无关, 我只是一个旁观者,默默无言。
视觉:想象一个人坐在房间的角落,周围是热闹的人群,但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孤独和无助。 听觉:背景音乐可能是轻柔的钢琴曲,与周围的热闹形成对比,增强孤独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eeling left out”或“feeling isolated”,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情感状态相似。
向隅之感这个词在描述个体在集体中的孤独和被忽视状态时非常贴切。它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情感体验的表达。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状态。
今有满堂饭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
若是座中只三五个人,这也可以是一个愉快的场面,虽然不免有人抱~。
1.
【向】
(象形。从宀(mián),从口。“宀”表示房屋,甲骨文中像屋墙,有窗户之形。本义:朝北开的窗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古宫室北墉,无户牖,民间或有之,命之曰向。-向,北出牖也。 、 《诗·豳风·七月》-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2.
【隅】
(形声。从阜(fù),禺(yú)声。“阜”是土山,有土则可用于建筑,因而从“阜”的字有的与建筑有关。本义:山水弯曲边角处)。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隅,陬也。 、 明·徐渭《缇芝赋》-既登览乎隅椒,复临泛乎汪洋。
【组词】
山隅;隅椒、 隅隈、 隅陬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感】
假借为“撼”。摇动。
【引证】
枚乘《七发》-夏则雷霆,霹雳之所感也。
【组词】
感突、 无感、 感帨、 感移、 感动
假借为“憾”。怨恨。
【引证】
《左传·昭公十一年》。注:“楚常恨其不服顺。”-王贪而无信,唯蔡于感。 、 《汉书·张安世传》-何感而上书归卫将军富平侯印?
【组词】
释感、 怀感、 感恨、 感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