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20: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20:12
向隅之泣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对着墙角哭泣”。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孤独无助或被忽视的情况下悲伤哭泣的情景。它传达了一种孤立无援、情感被忽视的悲凉感。
在文学作品中,向隅之泣 常用来描绘角色的内心世界,表达其孤独和绝望的情感。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某些特定情境时,如失去亲人或朋友、遭受背叛等,仍能传达深刻的情感。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分析个体在社会中的孤立状态。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表达情感和情境上有所不同,但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个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向隅之泣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人们对于孤独和被忽视状态的深刻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表达特定情感的常用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孤独和被忽视往往被视为不幸的象征。向隅之泣** 这个成语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频繁出现,反映了人们对于这些情感状态的共鸣和关注。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深深的同情和悲伤。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社会边缘挣扎的人们,以及他们在孤独中寻求安慰的情景。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目睹一位朋友在失去亲人后,独自一人向隅之泣。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个成语所传达的情感力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月光洒在寂静的角落,
他向隅之泣,泪如雨下。
无人听见他的哀鸣,
孤独如影,随夜深长。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孤独的身影在昏暗的房间里对着墙角哭泣。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悲伤的钢琴曲或小提琴曲,来增强这种孤独和悲伤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crying in the corner" 或 "weeping alone",但这些表达没有形成固定的成语,因此在情感深度和文化内涵上可能不如 向隅之泣 丰富。
向隅之泣 这个成语深刻地表达了孤独和被忽视的情感状态。它在文学和艺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唤起人们对这些情感的共鸣。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能够增强我的情感表达能力,使我能够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状态。
今有满堂饭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
不劳有力之呼,无复~。
1.
【向】
(象形。从宀(mián),从口。“宀”表示房屋,甲骨文中像屋墙,有窗户之形。本义:朝北开的窗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古宫室北墉,无户牖,民间或有之,命之曰向。-向,北出牖也。 、 《诗·豳风·七月》-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2.
【隅】
(形声。从阜(fù),禺(yú)声。“阜”是土山,有土则可用于建筑,因而从“阜”的字有的与建筑有关。本义:山水弯曲边角处)。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隅,陬也。 、 明·徐渭《缇芝赋》-既登览乎隅椒,复临泛乎汪洋。
【组词】
山隅;隅椒、 隅隈、 隅陬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泣】
(形声。从水,立声。本义:无声或低声地哭)。
同本义。
【引证】
《战国策·赵策》-持其踵为之泣。 、 唐·杜甫《石壕吏》诗-如闻泣幽咽。 、 宋·王谠《唐语林·雅量》-连拜且泣。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太监泣别。
【组词】
泣励、 泣詈、 泣血捶膺、 泣血、 泣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