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0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01:09
武考: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武术考试”或“武艺考核”,通常指的是对个人武术技能、体能、战术等方面的评估和测试。在**传统文化中,武考也指古代武举考试,是一种选拔武官的制度。
武考一词源于**古代的武举制度,该制度始于唐代,盛行于明清两代,用于选拔武官。随着时间的推移,武考的含义扩展到现代的武术技能测试。
在**文化中,武考不仅是技能的考核,也是对个人品德和意志的考验。它体现了儒家文化中的“文武双全”理念,即文才与武艺并重。
武考让人联想到古代武士的英勇和现代**员的坚韧。它激发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个人努力的赞赏。
在武术学校,每年都会举行武考,学生们通过这一考核来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等级。
在诗歌中,可以将武考比喻为人生的一次次挑战:
武考如山,勇者攀登, 每一次挥拳,都是对自我的证明。
想象一场武考的场景,可以联想到激烈的打斗声、观众的欢呼声,以及武术家专注而坚定的眼神。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考核可能是体育比赛或军事训练,如美国的军事学院的体能测试。
武考这个词汇不仅代表了技能的考核,也承载了文化和历史的厚重。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文化的深层含义。
1.
【武】
(会意。从止,从戈。据甲骨文,人持戈行进,表示要动武。本义:勇猛;猛烈) 同本义。
【引证】
《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楚庄王曰,夫文止戈为武。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财者也。 、 《易·履》-武大为于大君。 、 《诗·郑风·羔裘》-孔武有力。 、 《楚辞·九歌·国殇》-诚既勇兮又以武。
【组词】
英武、 威武、 武色、 武车、 武健、 武断乡曲
指干戈军旅之事。
【引证】
《韩非子·五蠹》-德不厚而行武。 、 《三国志·诸葛亮传》-用武之国。 、 《资治通鉴》-无用武之地。 、
【组词】
武弁、 武不善作、 武训、 武略、 武教、 武运、 武德
2.
【考】
(形声。从老省,丂(kǎo)声。按甲骨文、金文均象偻背老人扶杖而行之状,与老同义。本义:老,年纪大)同本义。
【引证】
《说文》-考,老也。 、 《新唐书》-富贵寿考。
【组词】
考寿、 考终、 考终年
去世的父亲。
【引证】
《尔雅》-父为考。 、 《苍颉篇》-考妣延年。 、 《易·蛊》-有子考无咎。 、 《书·酒诰》-奔走事厥考厥长。 、 《礼记·曲礼》-生曰父,死曰考。 、 《礼记·祭法》-考庙、王考庙、皇考庙、显考庙、祖考庙。 、 《书·洪范》。按,考者,有子孙为后之称。-五曰考终命。 、 《楚辞·离骚》-朕皇考曰伯庸。
【组词】
考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