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18: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18:34
词汇“扰惧”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似乎是由两个汉字“扰”和“惧”组合而成的,但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广泛认可的定义。我们可以分别分析这两个字的基本含义,然后再尝试理解这个组合词可能的含义。
结合这两个字,我们可以推测“扰惧”可能指的是因受到干扰或扰乱而产生的恐惧感。
由于“扰惧”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可能会创造性地使用这个词汇来描述一种复杂的情感状态,即在受到外界干扰时产生的恐惧感。
由于“扰惧”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以下例句是假设性的:
由于“扰惧”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没有具体的历史记录。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扰惧”可能被用来描述一种特定的情感状态,尤其是在强调外界干扰对个人心理影响的环境中。
“扰惧”可能让人联想到不安、紧张和恐惧,这种情感反应可能影响个人的思维和表达,使其在描述类似情感状态时更加生动和具体。
由于“扰惧”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直接使用这个词汇的情况。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使用“扰惧”来创造一种紧张或不安的氛围:
结合图片或音乐,可以使用“扰惧”来描述一种视觉上的混乱和听觉上的不安,例如在描述一个混乱的战场或一个紧张的悬疑场景时。
由于“扰惧”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
“扰惧”作为一个组合词汇,虽然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但它提供了一种描述复杂情感状态的可能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这种组合词汇的含义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情感和描述情境。
1.
【扰】
(形声。从手,擾省(yōu)声。本义:搅扰;扰乱)。
同本义。
【引证】
《玉篇》-扰,扰乱也。 、 《左传·襄公四年》-各有攸处,德用不扰。 、 《史记·太史公自序》-秦失其道,豪杰并扰。 、 《三国志·吴主传》-当农桑时,以役事扰民者,举正以闻。 、 《广东军务记》-(逆夷)不敢复行兹扰。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大惊扰。
【组词】
扰搅、 扰怨、 扰紊、 扰逼、 扰累、 扰习、 扰夺、 扰民
2.
【惧】
(形声。从心,瞿声。本义:害怕,恐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惧,恐也。 、 《墨子·尚同中》-是以举天下之人,皆恐惧振动惕栗,不敢为淫暴。 、 《史记·屈原列传》-楚兵惧,自秦归。 、 《左传·庄公十年》-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 《荀子·解蔽》-故有知非以虑是,则谓之惧。 、 《礼记·礼运》-喜怒哀惧爱恶欲。 、 《论语·子罕》-勇者不惧。
【组词】
惧思、 惧选、 惧高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