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31: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1:48
熟手:指在某一领域或技能上经验丰富、技艺熟练的人。字面意思是指经过长时间练*而变得熟练的人。
熟手一词源于汉语,由“熟”和“手”两个字组成。其中,“熟”表示熟练、熟悉,“手”表示从事某项工作的人。在古代汉语中,熟手常用来形容那些技艺熟练的工匠或艺人。
在**文化中,熟手常被视为一种值得尊敬的身份,因为他们的技艺和经验是通过长时间的努力和实践积累而来的。在社会中,熟手往往能够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回报。
熟手这个词给人一种可靠和信任的感觉。联想上,可能会想到那些在特定领域中默默耕耘、技艺精湛的人,他们的存在让人感到安心和依赖。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位修车师傅,他是个熟手,每次我的车出现问题,他都能迅速找到原因并修复,让我对他的技艺和经验深感敬佩。
诗歌: 在岁月的磨砺下, 他成了木工的熟手, 每一刀,每一锯, 都是时间的见证。
视觉:想象一个老工匠在工作室里专注地雕刻木头,他的手艺熟练而精准。 听觉:听到木头被雕刻时发出的沙沙声,以及工匠沉稳的呼吸声。
在英语中,熟手可以对应为“expert”或“skilled practitioner”,这些词汇在不同文化中都表示在某一领域具有高超技艺的人。
熟手这个词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代表了技艺的熟练,还代表了经验的积累和时间的沉淀。在描述那些在特定领域中表现出色的人时,熟手是一个非常贴切的词汇。通过学和使用这个词,我能够更准确地表达对他人技艺的赞赏和尊重。
1.
【熟】
(形声。从火,孰(shú)声。本作“孰”。“熟”是后起字。本义:煮熟,食物烹煮到可吃的程度)。
同本义。
【引证】
《礼记·礼运》。疏:“谓烹煮。”-熟治万物。 、 《左传·宣公二年》-宰夫胹熊蹯不熟。
【组词】
熟末、 熟切店、 熟水、 熟献
2.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