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45: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45:16
智能武器是指装备有先进计算机系统、传感器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武器系统,能够自主识别目标、进行决策并执行攻击任务。这些武器通常具备高度的精确性和效率,能够在复杂环境中自主操作,减少人为干预的需要。
在军事专业领域,智能武器是高科技战争的象征,代表了现代军事技术的最高成就。在文学作品中,智能武器可能被描绘为具有自我意识和道德判断能力的实体,引发关于技术伦理和人类责任的深刻讨论。在日常口语中,智能武器可能被简化为“高科技武器”或“自动化武器”。
“智能武器”一词源于对军事技术现代化的需求,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这一概念逐渐从理论变为现实。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随着无人机、精确制导导弹等技术的成熟,智能武器开始广泛应用于现代战场。
智能武器在当代文化中常被视为科技进步的象征,同时也引发了关于技术失控和人类角色的担忧。在军事文化中,智能武器代表了国家安全和军事优势的体现。
智能武器可能引发复杂的情感反应,一方面是对技术进步的赞叹,另一方面是对潜在风险的担忧。它可能让人联想到科幻电影中的机器人军队或是未来战争的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智能武器的概念可能不常直接接触,但在新闻报道、军事纪录片或科技展览中,我们可能会间接了解到这一领域的最新发展。
在诗歌中,智能武器可以被描绘为“冷酷的钢铁之心,计算着每一毫秒的生死”。
智能武器可能让人联想到 futurist 音乐和机械化的视觉艺术,如电影《终结者》中的机器人形象。
在不同语言中,智能武器的翻译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概念——高科技、自主性和精确性——是普遍存在的。
智能武器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军事技术的进步,也触及了伦理、法律和社会责任等深层次问题。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把握现代科技的影响和挑战。
1.
【智】
(会意兼形声。从日,从知,知亦声。“知”的后起字。本义:聪明,智力强) 同本义。
【引证】
《荀子》引《孟子》-然后智生于忧患。 、 《韩非子·说难》-甚智其子。 、 《墨子·公输》-不可谓智。 、 《三国志·诸葛亮传》-智术浅短。 、 清·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
【组词】
智赛隋何,机强陆贾、 智数
智慧,智谋。
【引证】
《法言·脩身》-智,烛也。 、 《韩非子·显学》-智,性也。 、 《淮南子·俶真》-智者,心之府也。 、 《管子》-四时能变谓之智。 、 贾谊《治安策》-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
【组词】
智着、 才智、 智刃
2.
【能】
(象形。金文作字形象熊形。本义:熊)。
传说中的一种像熊的兽。
【引证】
《说文》-能,熊属。足似鹿。 、 《左传·昭公七年》。贾注:“兽也。”-梦黄能入于寝门。 、 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近者三奸悉破碎,羽窟无底幽黄能。
3.
【武】
(会意。从止,从戈。据甲骨文,人持戈行进,表示要动武。本义:勇猛;猛烈) 同本义。
【引证】
《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楚庄王曰,夫文止戈为武。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财者也。 、 《易·履》-武大为于大君。 、 《诗·郑风·羔裘》-孔武有力。 、 《楚辞·九歌·国殇》-诚既勇兮又以武。
【组词】
英武、 威武、 武色、 武车、 武健、 武断乡曲
指干戈军旅之事。
【引证】
《韩非子·五蠹》-德不厚而行武。 、 《三国志·诸葛亮传》-用武之国。 、 《资治通鉴》-无用武之地。 、
【组词】
武弁、 武不善作、 武训、 武略、 武教、 武运、 武德
4.
【器】
(会意。从犬。《说文》:“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器物很多,用狗看守。本义:器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器乃凡器统称。”-器,皿也。 、 《老子》-天下神器。 、 《易·系辞》-形乃谓之器。 、 《周书·宝典》-物周为器。 、 《周礼·大行人》-其贡器物。 、 《韩非子·显学》-夫冰炭不同器而久。 、 《韩非子·十过》-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 、 《墨子·公输》-守圉之器。 、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肖于器邪。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盆器倾侧。 、 清·周容《芋老人传》-尽一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