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55: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55:24
一次能源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未经加工或转换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核燃料、水能、风能、太阳能等。这些能源可以直接用于生产和生活,也可以通过加工转换成二次能源,如电力、汽油、煤气等。
“一次能源”这个词汇源自对能源分类的需要,特别是在能源经济学和环境科学中。随着全球对可持续能源的关注增加,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也在上升。
在现代社会,一次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与环境保护、气候变化等议题紧密相关。不同文化和社会对一次能源的态度和政策差异显著,反映了各自的价值观和优先级。
提到一次能源,可能会联想到工业化、污染、资源争夺等负面情感,但同时也可能联想到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等积极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一次能源”这个词汇,但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如油价的波动会影响交通成本,能源政策的改变会影响家庭用电的选择。
在诗歌中,可以将一次能源比喻为地球的血液,流淌在文明的脉络中,既是生命的源泉,也是挑战的象征。
看到一次能源,可能会联想到煤矿、油井的图像,听到机械轰鸣的声音,或是风力发电机的旋转声。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primary energy”,德语中的“Primärenergie”,都指代类似的能源概念,但在具体的使用和理解上可能存在差异。
一次能源是理解现代社会能源结构和环境挑战的关键概念。它不仅是一个专业术语,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对一次能源的学习和思考,可以更好地理解能源政策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在能源消费中的责任。
1.
【一】
(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 《淮南子·诠言》-一也者,万物之本也。 、 《老子》-抱一而天下试。 、 《书·君奭》。传:“天子也。”-故一人有事于四方。 、 汉·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公元九二年六月,李存莇妻刘皇后听信宦官诬告,杀死大臣郭崇韬,时谣言纷起,人心惶惶。屯驻在贝州(现河北省清河县)的军人皇甫晖勾结党羽作乱,拥立指挥使赵在礼为帅,攻入邺都(现河南省安阳市)。邢州(现河北省邢台市)、沧州驻军相继作乱。)
【组词】
一境、 一丝、 一碗水往平处端、 一拳正打在心窝、 一人做一人当、 一客不烦二主、 一动不如一静、 一言抄百语、 一缘一会、 一路功名、 一盘一盒、 一清如水、 一毫不爽、 一息恹恹
2.
【次】
(形声。从欠,二声。本义:临时驻扎和住宿)。
同本义。
【引证】
《礼记·檀弓上》注-次,舍也。 、 《左传·襄公十八年》-楚师伐郑,次于鱼陵。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泰伯素服郊次。 、 《书·泰誓中》-王次于河朔。
3.
【能】
(象形。金文作字形象熊形。本义:熊)。
传说中的一种像熊的兽。
【引证】
《说文》-能,熊属。足似鹿。 、 《左传·昭公七年》。贾注:“兽也。”-梦黄能入于寝门。 、 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近者三奸悉破碎,羽窟无底幽黄能。
4.
【源】
(形声。从水,原声。“原”有表义作用,指水源。本义:水源,源泉。字本作“原”)。
同本义。
【引证】
《礼记·学记》-或源也,或委也。 、 《礼记·月令》-祈祀山川百源。 、 《礼记·礼乐志》-犹浊其源而求其清流。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组词】
源委、 源理
1. 【能源】 能够产生能量的物质,如燃料、水力、风力等:发展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