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37: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37:18
均布:这个词汇在汉语中通常指的是均匀分布或均匀布置的意思。在不同的领域中,它可以指物质、力量、人员等的均匀分布。
“均布”由“均”和“布”两个字组成。“均”字源自古代汉语,意为平等、均匀;“布”字则有分布、布置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现在的词汇“均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均布”常常与和谐、平衡的概念相联系。在社会管理中,均布资源和机会被视为公平和正义的体现。
“均布”这个词给人一种平衡和和谐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公平分配和有序布局,这在心理上带来一种安定和满足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需要在家庭聚会时均布食物和饮料,确保每个人都能公平地享用到。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月光均布于夜空,星星点点,如同心中的希望。”
想象一片均布的麦田,风吹过时,麦浪起伏,发出沙沙的声音,这种视觉和听觉的结合,给人一种宁静和丰收的感受。
在英语中,“evenly distributed”或“evenly spread”可以对应“均布”的概念。不同文化中,对于均匀分布的追求和理解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概念是相通的。
“均布”这个词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词汇,它不仅在专业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也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理解和正确使用“均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均匀分布的概念,促进沟通的准确性和效率。
1.
【均】
(形声。从土,匀声。“匀”亦兼表字义。合起来指土地分配均平。本义:均匀;公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均,平也。 、 《周礼·小司徒》-乃均土地。 、 《周礼·序官·均人》-土均。 、 《诗·小雅·北山》-大夫不均。 、 《论语·季氏》-而患不均。 、 、 诸葛亮《出师表》-性行淑均。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霜露所均。 、 清·方苞《狱中杂记》-有无不均。
【组词】
均壹、 均浃、 均人、 均徧、 均辨、 均平、 均遍、 均种
2.
【布】
(形声。从巾,父声。本义:麻布)。
同本义(古时无棉布)。
【引证】
《易·说卦》-坤为布。 、 《诗·卫风·氓》-抱布贸丝。 、 《孟子》-女有余布。 、 左思《吴都赋》-果布辐凑而常然。 、 《仪礼·既夕礼记》-商祝免袒,执功布入。 、 《孟子·滕文公》-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
【组词】
布衣、 布槽、 布褐、 布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