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20:08: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20:08:11
宽严得体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处理事情时既不过于宽松也不过于严厉,而是恰到好处,符合情理和场合的要求。基本含义是指在处理问题或对待他人时,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严格或宽松的态度,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在不同的语境中,“宽严得体”可以有不同的应用:
“宽严得体”这个词汇源自汉语,其构成部分“宽严”和“得体”都是汉语中常用的词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语言的演变,这个词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中,成为描述合理处理问题的重要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宽严得体”体现了中庸之道的思想,即在处理问题时追求平衡和适度。这种思想在社会管理、教育、法律等领域都有所体现,强调在严格与宽松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这个词汇给人以稳重、理性的感觉,联想到公正、合理的处理方式。在情感上,它让人感到安心和信任,因为这种处理方式能够兼顾各方面的利益,避免极端和偏颇。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老师,他对学生的要求宽严得体,既严格要求学*,又关心学生的生活,这种管理方式让学生既感到压力,又能感受到关怀,最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诗歌中,可以将“宽严得体”融入到描述自然景观的诗句中,如“山川宽严得体,四季变换有序,自然之美,尽在不言中。”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位智者在山川之间,面带微笑,手持权杖,周围是和谐的自然景观,这幅画面传达出宽严得体的意境。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首节奏平稳、旋律和谐的乐曲,来表达这种平衡和适度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alanced approach”或“moderate stanc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在处理问题时寻求平衡和适度的理念。
通过对“宽严得体”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认识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对于准确、恰当地表达思想和情感至关重要。这个词汇不仅体现了语言的精确性,也反映了文化和社会的价值观。在未来的语言学*和应用中,我将更加注重这类词汇的积累和运用,以提升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众将见绤彀宽严得体,无不悦服。
1.
【宽】
(形声。从宀(mián),表示与房屋有关,苋(kuān)声。本义:房屋宽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宽,屋宽大也。 、 《后汉书·刘般传》-府寺宽敞。
【组词】
宽厂、 宽空、 宽转
2.
【严】
同本义。
【引证】
《孟子·公孙丑下》-事严,虞不敢请。
【组词】
严急、 严行、 严鼓
严厉;严肃。
【引证】
《韩非子·五蠹》-诛严不为戾。 、 《聊斋志异·促织》-严限追比。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性严毅。
【组词】
严紧、 严查、 严假、 严戢、 严讥、 严谴、 严辞、 严罚、 严察、 严禁、 严愎、 严参、 严处、 严敏、 严重、 严介、 严色、 严直、 严威、 严庄、 严远、 严悫、 严谕、 严凝、 严懔
3.
【得】
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
【引证】
唐·杜甫《石壕吏》-犹得备晨炊。
【组词】
有错误就得批评;做得好就得表扬
4. 【体】 亲近的,贴心的。 家庭成员个人积蓄的(指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