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21: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21:27
国会:国会是一个国家的最高立法机构,通常由两个或多个议院组成,如上议院和下议院。它负责制定法律、监督政府行为、审批预算等重要职能。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国会可能象征着权力、政治斗争或民主进程。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国会可能被提及作为政治讨论的话题,或者用来比喻决策过程。 专业领域:在政治学、法律学等领域,国会是一个核心概念,涉及立法程序、议会制度等专业知识。
同义词:议会、立法机构 反义词:行政机构、司法机构
词源:国会一词源自拉丁语“concilium”,意为“会议”或“”。 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国会在不同国家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议会制度,如英国的议会、美国的国会等。
意义和影响:国会在民主国家中扮演着核心角色,是公民参与政治、表达意愿的重要渠道。
情感反应:国会可能引发人们对政治参与、民主进程的积极情感,也可能因政治斗争而产生负面情绪。 联想:国会可能让人联想到庄严的议事厅、激烈的辩论、政治家的演讲等。
经历或故事:在大学期间,我曾参与模拟国会活动,体验了立法辩论的过程,深刻感受到国会在民主制度中的重要性。
诗歌:
在国会的殿堂,
智慧与激情交响,
法律的种子,
在辩论中生长。
视觉联想:国会可能让人联想到宏伟的议事厅、议员们严肃的面孔、国旗飘扬的场景。 听觉联想:国会可能让人联想到议员们的辩论声、掌声、法槌的敲击声。
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
理解:国会作为立法机构,是民主制度的核心,体现了公民参与和政治决策的过程。 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国会的概念有助于深入探讨政治、法律和社会议题。
1.
【国】
(会意。从“囗”(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引证】
《说文》-国,邦也。 、 《周礼·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国。”-以佐王治邦国。 、 《周礼·大司马》。注:“国谓王之国;邦国,谓诸侯国也。”-方千里曰国畿,诅祝以叙国之信用,以资邦国之剂信。 、 《左传·隐公元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 《论语·微子》-丘也闻有国有邦者。 、 《左传·庄公十年》-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 汉·贾谊《新书·过秦论上》-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组词】
齐国;晋国;郑国
2.
【会】
(会意。本义:计算;总计。本指年终结账。后泛指算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会,合也。 、 《玉篇》-会,岁计也。 、 《孟子·万章下》正义-会,大计也。然则零性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 、 《日知录》卷二十四-凡场务、仓库出纳在官之物,皆月计,季考,岁会。 、 《周礼·天官》-岁终,则会,唯王及后之服不会。 、 《周礼·小宰》。注:“月计曰要,岁计为会。”-听出入以要会。
【组词】
会事、 会最
会稽(kuàjī)。山地名,县名。在今浙江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