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28: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28:02
“改天”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改换另一天,通常用来表示推迟到未来的某个不确定的时间。它常用于口语中,表示某件事情现在不做,而是计划在将来的某个时间去做。
“改天”由“改”和“天”两个字组成。“改”字意味着改变或调整,“天”字在这里指代时间。在古代汉语中,“天”也常用来表示日子或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天”逐渐被广泛用于表示推迟到未来的某个时间。
在中国文化中,礼貌和谦让是非常重要的社交原则。因此,“改天”常用于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和考虑,避免直接拒绝。
“改天”给人一种轻松和灵活的感觉,它允许人们在面对计划变动时保持一定的弹性和选择空间。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改天”来推迟一些非紧急的计划,以便有更多时间处理当前的事务。
在诗歌中,“改天”可以用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未来的不确定性:
改天再续前缘,
时光匆匆,未来难测。
今日别离,明日何在?
想象一个日历上被划掉的日期,新的日期被标记出来,这可以形象地代表“改天”的视觉联想。听觉上,可以联想到轻松的对话声和笑声。
在英语中,“改天”可以对应为“some other day”或“another day”,在用法和含义上相似,都表示将某事推迟到未来的某个不确定的时间。
“改天”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词汇,它不仅在日常交流中提供了灵活性,还体现了文化中的礼貌和谦让。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对于提高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非常有帮助。
1.
【改】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己”,象一个跪着的小孩子;右边是“攴”(pū),象以手持杖或执鞭。表示教子改过归正之意。本义: 改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改,更也。 、 《诗·郑风·缁文》-敝予又改为兮。 、 《公羊传·庄公三年》-盖改葬也。 、 《论语·雍也》-回也不改其乐。 、 《仪礼·乡射礼》。注:“更也。”-改取一个挟之。 、 《仪礼·士相见礼》-改居则请退可也。 、 《国语·鲁语下》-执政未改。 、 《楚辞·九章·怀沙》-前图未改。 、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组词】
改容加饰、 改适、 改教、 改律、 改视、 改节
2.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