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1:30: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1:30:15
“低首俯心”这个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低下头,心甘情愿地服从或屈服。它传达了一种谦卑、顺从的态度,通常用来形容人在某种压力或权威面前表现出的一种心理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低首俯心”常用来描绘人物在面对困境或强权时的无奈和顺从。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某人在某种情况下不得不低头的情况。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分析个体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和行为。
同义词之间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情境的细微变化,而反义词则完全表达了相反的态度和行为。
“低首俯心”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低首”和“俯心”两个词组合而成,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低头和内心的顺从状态。在语言中的变化不大,主要是在使用频率和语境上有所变化。
在**传统文化中,“低首俯心”可能与儒家思想中的“礼”和“顺”有关,强调在社会关系中的谦卑和顺从。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可能更多地被用来批评或描述在权力结构中的不平等现象。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无奈和压抑。它让我联想到在强权面前个体的无力感和必须屈服的现实。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有一次在工作中面对上级的无理要求,我不得不低首俯心,虽然内心非常不满,但为了保住工作,只能暂时忍耐。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命运的风暴中,我低首俯心,任由波涛汹涌,内心却如磐石般坚定。”
视觉上,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人低头鞠躬的画面。听觉上,可能让人联想到沉重的叹息声或无奈的低语。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owing and scraping”,虽然意思相近,但文化背景和使用情境有所不同。
“低首俯心”这个词汇深刻地描绘了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状态,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因为它帮助我们理解和描述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个体行为。通过对这个词汇的学,我更加意识到语言在传达情感和态度方面的作用。
余以为八家、少陵复生,必有低首俯心而遵其改者,必有反复辩论而不遵其改者。
1. 【低】 (形声。从人,氐(dǐ)声。本义:下,与“高”相对)。 同本义。
2.
【首】
(象形。金文字形,上面是头发和头皮,用以表示头盖;下面是眼睛,用以代表面部。本义:头)。
同本义。
【引证】
《汉书·天文志》-首,阳也。 、 《楚辞·九歌·国殇》-首身离兮心不惩。 、 《诗·卫风·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 《诗·邶风·静女》-搔首踟蹰。 、 《战国策·燕策》-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 《聊斋志异·狼三则》-以刀劈狼首。
【组词】
昂首;叩首;搔首;首功、 首虏、 首枕其股、 首丘、 首身分离
3.
【俯】
(会意。从页(xié),表示与头有关,从逃省。取低头逃跑意。现在简化为“从人府声”的形声字。本义:低头)。
同本义。
【引证】
《礼记·曲礼上》-俯而纳屦。 、 《公羊传·宣公六年》-俯而闚其户。 、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仰视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组词】
俯擗、 俯偻、 俯听、 俯鉴
4.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