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09: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09:31
“与世俯仰”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随着世道的变化而变化,形容人顺应时势,随波逐流。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在社会或政治环境中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在文学作品中,“与世俯仰”可能用来描绘一个角色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和适应。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批评那些没有原则,只知随大流的人。在专业领域,如政治学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分析个体或群体的行为模式。
“与世俯仰”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人对于适应社会变化的看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扩展到更广泛的语境中,不仅仅局限于政治或社会领域。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中庸之道”,即在各种极端之间找到平衡。因此,“与世俯仰”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这种中庸思想,即在不失原则的前提下,适当地适应环境。
这个词汇可能引起一些负面情感,因为它常常与缺乏原则和独立思考联系在一起。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它也可能被视为一种生存智慧。
在现实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人,他们在职场中表现得非常灵活,能够很好地适应各种变化,这让我对“与世俯仰”的理解更加深刻。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世事如棋局,我辈与世俯仰,心怀不变,步履从容。”
想象一个人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驾驶小船,随着波浪起伏,这可以形象地代表“与世俯仰”的情景。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go with the flow”,但它更多强调的是随和和适应,而不是策略性的适应。
“与世俯仰”是一个复杂的成语,它既可以被视为一种智慧,也可能被视为一种妥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成语的深层含义对于把握**文化和思维方式至关重要。
[米芾]又不能与世俯仰,故从仕数困。
这种爱憎分明,丝毫不苟的敏感性,难道不比那种是非不清,~的恶习好很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