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6:46: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46:06
“不鲜”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某物不新鲜,即失去了新鲜度或原有的活力。基本含义通常与食物、信息、观点等的新鲜程度有关,暗示它们已经过时或不再具有吸引力。
“不鲜”这个词汇在中文中是一个相对直观的描述,其词源直接关联到“新鲜”的反义。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的使用范围也逐渐扩大,从食物扩展到信息、观点等多个领域。
在**文化中,食物的新鲜度一直被高度重视,因此“不鲜”在食物相关的语境中尤为常见。同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不鲜”也被广泛用于描述信息的时效性。
“不鲜”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消极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过时、无趣或不安全的感觉。在表达时,它可以帮助人们快速传达对某事物的负面评价。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不鲜”来形容那些已经看过多次的电影或电视剧,表示它们对我来说已经失去了新鲜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时光流转,昨日之花已不鲜,但心中的记忆依旧芬芳。”
结合图片,一张展示过期食物的图片可以很好地体现“不鲜”的视觉联想。在听觉上,描述食物变质的声音也可以加强“不鲜”的感官体验。
在英语中,“stale”可以对应“不鲜”,但在使用上可能更侧重于食物或信息的老化,而不像“不鲜”那样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不鲜”这个词汇在描述事物失去新鲜度时非常有效,它不仅限于食物,还可以广泛应用于信息、观点等多个领域。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并正确使用“不鲜”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对事物的评价和感受。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鲜】
非常少,很不多。
【引证】
《诗·大雅·荡》-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 《史记·货殖列传》-原小则鲜。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以约失之者鲜矣(由于俭约而犯过失的人很少)。 、 宋·周敦颐《爱莲说》-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 清·方苞《狱中杂记》-鲜不疫矣。
【组词】
鲜薄、 鲜言、 鲜胄、 鲜浅、 鲜乏、 鲜少
缺少;不足。
【引证】
李密《陈情表》-既无叔伯,终鲜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