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7:38: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7:38:32
“人神同嫉”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人和神都对其感到嫉妒或憎恨。基本含义是指某人或某事物引起了极大的不满或憎恨,以至于连神明都无法容忍。
在文学作品中,“人神同嫉”常用来形容那些极其邪恶或不道德的行为,以至于连超自然的存在都对其感到愤怒。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或道德讨论的场合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研究或伦理学,这个词汇可能会被用来探讨道德极端的情况。
同义词:
反义词:
“人神同嫉”这个词汇的词源可能来源于古代**信仰,人们相信神明对人类的道德行为有监督和评判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被用来形容那些极端不道德或邪恶的行为。
在某些文化中,人们相信神明对人类的道德行为有直接的影响和评判。因此,“人神同嫉”这个词汇在这些文化中具有特殊的意义,用来强调某些行为的极端恶劣。
这个词汇带有一种强烈的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极端的邪恶和不道德。它可能会引起人们的愤怒和厌恶,影响人们对某些行为的评价和反应。
在现实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某些极端不道德或邪恶的行为时,可能会被提及。例如,在讨论某些历史上的暴行或犯罪行为时,可能会用到这个词汇。
在诗歌中,可以将“人神同嫉”用来形容某个邪恶的角色或行为,增强诗歌的情感表达:
在那黑暗的角落,
恶魔的笑声回荡,
人神同嫉的罪行,
终将引来审判的光芒。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邪恶行为的画面,如恶魔在黑暗中施展邪术,周围是愤怒的神明和惊恐的人群。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低沉的背景音乐和紧张的氛围声。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会有不同的词汇。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可能会用“God's wrath”(神的愤怒)来形容类似的概念。
“人神同嫉”这个词汇在强调极端不道德或邪恶行为时非常有用,它不仅传达了行为的恶劣程度,还涉及到了*和道德的层面。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评价。
1.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2.
【神】
(会意。从示申。“申”是天空中闪电形,古人以为闪电变化莫测,威力无穷,故称之为神。本义:神灵)。
传说中的天神,即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或主宰者。
【引证】
《说文》-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 、 《周礼·大司乐》。注:“谓五帝及日月星辰也。”-以祀天神。 、 《大戴礼记·曾子天圆》-阳之精气曰神。 、 《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组词】
神司、 神会、 神祗、 神浒、 神馆、 神歌
3. 【同】 ——见“胡同”hútòng。
4.
【嫉】
(形声。从女,疾声。本义:忌妒才德地位等美好的人)。
同本义。泛指忌妒。
【引证】
《广雅》-嫉,妒也。 、 《楚辞·离骚》-各兴心而嫉妒。 、 、
【组词】
嫉诬、 嫉病、 嫉心、 嫉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