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46: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46:22
“古儿汗”(Gur Khan)是一个源自中亚的词汇,主要在蒙古语和**语族中使用。字面意思通常解释为“古老的统治者”或“古代的君主”。在历史上,这个词常用来指代那些在草原上拥有强大权力的部落领袖或国王。
在文学作品中,“古儿汗”可能被用来描绘一个英勇、智慧且具有深远影响力的领袖形象。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形容任何具有权威和领导力的人。在专业历史文献中,它则可能被用来具体指代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统治者。
同义词“可汗”在意义上非常接近,但“古儿汗”更强调其古老和历史感。反义词则体现了权力和地位的对立。
“古儿汗”源自**语和蒙古语,最初可能是用来指代那些在草原上建立政权的部落领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泛指任何具有类似特质和地位的领导者。
在中亚和蒙古地区,“古儿汗”一词与强大的部落联盟和游牧文化紧密相关。它代表了权力、智慧和领导力,是当地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符号。
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畏和尊重,因为它代表了历史上的强大和智慧。联想上,它让我想到广阔的草原、勇敢的战士和深邃的策略。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阅读关于蒙古帝国的历史书籍时遇到过“古儿汗”这个词,它让我对那个时代的领导者和他们的决策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风中,古儿汗的旗帜飘扬,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和无尽的荣耀。”
视觉上,我联想到广阔的草原和飘扬的旗帜;听觉上,可能是战马的嘶鸣和战士的呐喊。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如“国王”(King)或“**”(Emperor)也有类似的含义,但“古儿汗”更具体地指向了中亚和蒙古地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古儿汗”这个词不仅是一个历史词汇,也是一个充满文化和情感色彩的符号。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中亚和蒙古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也让我在语言表达上有了更多的深度和丰富性。
1.
【古】
(会意。从十,从口。本义:古代。一般分为太古、上古、中古、近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古,故也。 、 《仪礼·士冠礼》。注:“大古,唐虞以上。”-大古冠布。 、 《谷梁传·桓公三年》。注:“古,谓五帝时。”-以是为近古也。 、 《文选·张衡·东京赋》-慨长思而怀古。 、 《书·康诰》-别求闻由古先哲王。 、 《吕氏春秋·察今》-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 清·黄宗羲《原君》-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
【组词】
远古、 古字、 古器、 古货、 古贤
2.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
3.
【汗】
(形声。从水,干声。本义:汗腺的分泌物)。
由人或高等动物皮肤内腺体分泌的一种含盐的液体。
【引证】
《说文》-汗,身液也。 、 《素问·评热病论》-汗者,精气也。 、 《宣明五气篇》-五藏化液心为汗。 、 《汉书·刘向传》-出令如出汗,汗出而不反也。 、 《释名·释衣服》-汗衣,近身受汗垢 之衣也。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汗出浃背。
【组词】
汗巾、 汗血、 汗汪汪、 汗星、 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