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49: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49:20
词汇“函养”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似乎没有确切的定义和广泛的使用记录。因此,我将基于可能的猜测和推断来进行分析。
如果我们将“函养”拆分为“函”和“养”,“函”可能指的是信件或容器,而“养”通常指培养、养育。结合起来,“函养”可能指的是通过书信或其他媒介进行的教育或培养。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很难找到具体的语境使用。但如果我们假设它存在,可能用于描述通过书信或其他书面材料进行的长期教育和培养,例如在古代文人之间的书信往来中,通过文字交流来互相启发和教育。
由于“函养”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考证。可能是某个特定社群或时期的创造性用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未被广泛接受或记录。
如果“函养”确实存在并被使用,它可能反映了古代或特定社群中通过书信进行教育和交流的文化习惯。
对于我个人而言,“函养”这个词可能引发一种古典、文雅的联想,想到古代文人墨客通过书信传递知识和情感的情景。
在我的生活中,虽然没有直接遇到“函养”这个词,但通过书信进行教育和交流的方式在某些情况下仍然有效,尤其是在需要深入思考和表达的场合。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墨香飘溢,纸短情长,
函养之间,智慧流淌。
想象一间充满古籍的书房,窗外是悠扬的古琴声,这样的场景可能与“函养”这个词相关联。
由于“函养”不是一个通用词汇,很难进行跨文化比较。
尽管“函养”不是一个标准词汇,通过对其可能含义的探讨,我们可以了解到语言的创造性和多样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探索不常见的词汇可以增加我们的词汇量和表达的丰富性。
1.
【函】
(象形。今隶误作函。本义: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圅,舌也。 、 《国语·楚语》。注:“入也。”按,如舌之在口中也。-若合而函吾中。 、 《通俗文》-口上曰臄,口下曰圅。 、 《广雅·释亲》-噱,圅舌也。
2.
【养】
(形声。从食,羊声。本义:饲养)。
供养,奉养;抚育。
【引证】
《说文》。古文从攴,未详。疑厮养作此字。-养,供养也。 、 《礼记·郊特牲》-凡食养阴气也,凡饮养阳气也。 、 《荀子·礼论》-殳能生之不能养之。 、 《韩非子·五蠹》-养不亏。 、 、 《韩非子·五蠹》-不食力而养足。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养公姥。 、 、 《史记·魏公子列传》-归养。 、 宋·王安石《伤仲永》-以养父母。
【组词】
养娇囡、 养家人、 养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