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58: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8:51
“理固当然”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道理本来就是这样的”,强调某种观点或行为是合乎逻辑、符合常理的,因此是理所应当的。
在文学作品中,“理固当然”常用于强调某种道德或哲理的正确性,如在论述正义、公平等问题时。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对某件事情的认同,认为其符合常识或普遍接受的规则。在专业领域,如法律、哲学讨论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支持某种理论或原则的合理性。
同义词之间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强调的程度,而反义词则完全表达了与“理固当然”相反的概念。
“理固当然”源自古代汉语,其结构和意义在历史长河中保持相对稳定。这个成语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逻辑和道理的重视。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理”和“道”的重要性,因此“理固当然”在社会交往和公共讨论中被广泛使用,用以强调事物的合理性和正当性。
这个成语给人以稳重、理性的感觉,常用于正式或严肃的场合,增强论述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在日常生活中,当讨论到社会责任或道德规范时,我常常使用“理固当然”来强调某些行为或决策的合理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花开理固当然,岁月静好,心安即是归处。”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自然和谐景象的画面,如花朵在春风中自然绽放,传达出“理固当然”的意境。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平静、和谐的音乐,如古典音乐中的柔和旋律。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It is only natural”或“It is to be expected”,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逻辑和道理的必然性是相似的。
“理固当然”是一个强调逻辑和道理的成语,它在不同语境中都有其应用价值。通过对这个成语的学*和使用,可以增强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说服力。在跨文化交流中,了解不同语言中类似的表达方式,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沟通。
非辩也,理当然耳。
詹事张九思曰:“正臣防微,~。”
1.
【理】
(形声。从玉,里声。本义:加工雕琢玉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 、 《韩非子·解老》-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 、 《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 《战国策·秦策三》-郑人谓玉未理者璞。
2.
【固】
(形声。从囗(wéi),“围”的古体字,象四周围起来的样子,古声。本义:坚,坚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固,四塞也。 、 《诗·小雅·天保》。传:“固,坚也。”-亦孔之固。 、 《左传·成公十六年》-脩陈固列。 、 《楚辞·招魂》-弱颜固植。 、 《吕氏春秋·达郁》-筋骨欲其固也。 、 汉·贾谊《过秦论》-秦孝公据殽函之固。 、 《荀子·王霸》-如是则兵劲城固,敌国畏之。 、 《韩非子·难势》-良马固车。
【组词】
固项、 固阴、 固植
3.
【当】
主领;典领。
【引证】
扬雄《甘泉赋》-诏招摇与太阴兮,伏钩使当兵。
抵押,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引证】
《左传·哀公八年》-以王子姑曹当之,而后止。 、 《后汉书·刘虞传》-虞所赍赏,典当胡夷。 、 唐·白居易《自咏老身示家属》-走笔还诗债,中由衣当药钱。
【组词】
当衣服;他把房子当了
4.
【然】
(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引证】
《说文》-然,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