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19: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19:46
土室:字面意思是指用土建造的房间或地下室。在古代,土室常用于储存粮食、作为避难所或居住空间。
土室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土”和“室”两个字组成。在古代,由于技术和材料的限制,土室是常见的居住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室逐渐被更先进的建筑材料和技术所取代。
在**古代,土室是农民和贫困阶层常见的居住形式,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状况和建筑技术水平。土室也象征着简朴和坚韧的生活态度。
土室给人以朴素、原始和坚韧的联想。它可能唤起对古代生活的怀旧情感,也可能让人感受到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方式。
在现代生活中,土室可能被用作特色民宿或文化体验项目,吸引游客体验古代的生活方式。
诗歌:
土室之下,岁月静好,
黄土为墙,时光为友。
一盏油灯,照亮古道,
千年风雨,见证沧桑。
视觉:想象一个用黄土砌成的房间,墙上挂着古老的农具,地上铺着稻草。 听觉:想象在土室中回响的古老歌谣,或是风吹过土墙的沙沙声。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土制建筑也有出现,如中东的土坯房(adobe houses),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与**的土室有相似之处。
土室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反映了古代建筑的特点,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信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历史和文化,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和深度。
1.
【土】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土块,下象地面。金文中空廓变填实,小篆又变为线条。本义:泥土,土壤)。
同本义。沉积于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潮湿时称泥土,地质学上称土壤。
【引证】
《说文》-土,地之吐生物者也。 、 《易·彖传》-百谷草木丽乎土。 、 《书·禹贡》-禹敷土。 、 《周礼·大司徒》-辨十有二土之名物。 、 《孟子·离娄》-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 《列子·汤问》-焉置土石。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不若燔土。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土膏微润。
2.
【室】
(会意。从宀从至。人到屋中就停止了。本义:内室)。
同本义 。堂后之正室。古人房屋内部,前叫“堂”,堂后以墙隔开,后部中央叫“室”,室的东西两侧叫“房”。
【引证】
《说文》。段注:“古者前堂后室。释名曰:“室,实也,人物实满其中也。”-室,实也。 、 《易·系辞》传-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古者宫室贵贱同称。 、 《说文系传》-室,堂之内,人所安止也。 、 《礼记·曲礼上》疏-若通而言之,则宫室通名,故《尔雅》云,“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别而言之,论其四面穹隆则曰宫,因其贮物充实则曰室。” 、 《礼记·问丧》-入室又弗见也。
【组词】
室间、 室庑、 室温、 室隅、 登堂入室;室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