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04: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4:06
词汇“土定瓶”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词汇,因此很难从字典或官方语言资源中找到其确切的定义和用法。然而,我们可以尝试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来分析这个词汇。
“土定瓶”从字面上看,可能是指一种用土制成的固定容器,类似于陶器或瓷器。这里的“土”可能指的是制作材料,而“定瓶”则可能指的是一种固定形状的瓶子。
由于“土定瓶”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如果出现这个词,可能是用来描述某种特定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或容器。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简陋或传统的容器。
由于“土定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以下例句是假设性的:
同义词可能包括“陶瓶”、“土瓶”等,这些词汇都指的是用土制成的瓶子。反义词可能包括“玻璃瓶”、“塑料瓶”等,这些是现代常用的非土制容器。
由于“土定瓶”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考证。可能是某个地区或文化中特有的词汇,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已经不再被广泛使用。
如果“土定瓶”是某个特定文化或地区的词汇,它可能反映了该地区的手工艺传统和生活方式。这种容器可能与当地的农业、食物储存习惯有关。
对于不熟悉“土定瓶”的人来说,这个词可能引起一种古老、传统或乡土的联想。它可能让人想到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
由于“土定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它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创作中,可以将“土定瓶”作为一个象征元素,代表传统、自然或乡土文化。例如,在诗歌中描述一个使用土定瓶的场景,以表达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由于“土定瓶”不是一个常见词汇,很难找到具体的图片、音乐或视频来探讨其视觉和听觉联想。
由于“土定瓶”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难以比较。
“土定瓶”作为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其分析和理解主要依赖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文化的丰富性。然而,由于其不常见,它在日常交流中的实用性有限。
1.
【土】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土块,下象地面。金文中空廓变填实,小篆又变为线条。本义:泥土,土壤)。
同本义。沉积于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潮湿时称泥土,地质学上称土壤。
【引证】
《说文》-土,地之吐生物者也。 、 《易·彖传》-百谷草木丽乎土。 、 《书·禹贡》-禹敷土。 、 《周礼·大司徒》-辨十有二土之名物。 、 《孟子·离娄》-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 《列子·汤问》-焉置土石。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不若燔土。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土膏微润。
2.
【定】
(会意。从宀(mián),从正。“正”亦兼表字音。本义:安定;安稳)。
同本义,与“乱”或“动”相对。
【引证】
《说文》-定,安也。 、 《诗·大雅·桑柔》-靡所定处。 、 《诗·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 《礼记·曲礼》-昏定而晨省。 、 《礼记·月令》-以待阴阳之所定。 、 《史记·留侯世家》-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 《资治通鉴》-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组词】
定迭、 定害、 定帖、 定昏
3.
【瓶】
(形声。从瓦,并声。《说文》本从缶。缶(fǒu),瓦器,即陶制器皿。本义:汲水器)。
古代比缶小的容器,用以汲水,也用以盛酒食。
【引证】
《说文》-瓶,瓮也。(瓮,汲瓶也)。 、 《方言》五-缶其小者谓之瓶。 、 《易·井》-羸其瓶。 、 《仪礼·士丧礼》-新盆槃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