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4:11: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4:11:50
“块垒”是一个汉语词汇,由“块”和“垒”两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指堆积成块的物体或结构,通常用来形容由多个部分组成的整体,或者指堆积起来的障碍物。基本含义可以理解为堆积、堆砌的状态,或者指由这些状态形成的障碍、阻碍。
在文学中,“块垒”常用来形容山石、城墙等坚固的结构,或者比喻心理上的障碍、隔阂。在口语中,它可以指实际的堆积物,也可以比喻生活中的困难或阻碍。在专业领域,如建筑学中,“块垒”可能指具体的建筑材料或结构。
同义词中,“堆积”和“堆砌”更侧重于物理上的堆放,而“障碍”和“阻碍”则更多用于比喻意义。反义词则表示与“块垒”相反的状态或行为。
“块垒”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块”和“垒”两个常用字组成,没有特别复杂的演变过程。在古代文献中,这两个字常常单独使用,后来结合成词,用以形容具体的或抽象的堆积状态。
在**文化中,“块垒”常与坚固、稳定、难以逾越的意象相关联。在社会背景中,它可以象征着人们在面对困难时的坚韧和不屈。
“块垒”一词给人以沉重、坚固的印象,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历史的厚重、自然的壮丽,或者人生的挑战。它唤起的情感可能是敬畏、挑战或决心。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徒步旅行中遇到过由巨石块垒成的古老桥梁,那种历经风雨依然屹立不倒的景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块垒”:
山间的风,吹不散心中的块垒,
岁月的河,流不尽历史的尘埃。
想象一座由巨石块垒成的古老城堡,石块间的摩擦声,风吹过石缝的呼啸声,这些都能唤起“块垒”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mound”或“barrier”,它们分别指堆积的土堆和障碍物。不同文化中,对于堆积和障碍的表达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概念相似。
通过对“块垒”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的多重含义和用法。它不仅是一个描述物理状态的词汇,也是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比喻。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块】
(形声。从土,鬼声。字本作“凷”,是个会意字,表示土块装在筐器之中。后来写作“塊”,变成了形声字,现在简化为“块”。本义:土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张舜徽注:“凵象盛土之器,而土在其中也。”-凷,墣也。从土,一屈象形。 、 《一切经音义》引《说文》-凷,坚土也。 、 《仪礼·丧服传》。释文:“土也。”-寝苫枕块。 、 《庄子·齐物论》-大块噫气。 、 《文选 ·张华诗》。注:“谓地也。”-大块禀群生。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石块丛起则历。
【组词】
块阜、 块苏、 块山
2.
【垒】
(形声。从土,畾(雷)声。本义:军壁,防护军营的墙壁或建筑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垒,军壁也。 、 《礼记·曲礼上》-四郊多垒。 、 《周礼·夏官·量人》-营军之垒舍。 、 《左传·僖公十九年》-因垒而降。 、 《左传·宣公十二年》-摩垒而还。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于城内更筑坚垒。 、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垒西边。
【组词】
垒培、 垒尉、 垒和、 垒口、 垒舍、 深沟高垒;两军对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