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5:21: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5:21:11
果农:字面意思是指从事果树种植、管理和果实收获的农民。基本含义是指那些专业或兼职从事水果生产的人,他们可能拥有自己的果园,或者为大型农场工作。
果农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词源直接关联到“果”(水果)和“农”(农民)。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果农的角色和技能也在不断演变,从传统的手工劳作到现代的机械化生产。
在**,果农是农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工作不仅关系到食品安全,也与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果农的形象常常与勤劳、朴素和自然联系在一起。
提到果农,我联想到的是阳光、汗水和丰收的喜悦。他们的辛勤工作保证了我们能够享受到新鲜的水果,这种对自然的依赖和感激之情让我对果农充满了敬意。
在我的家乡,有一位老果农,他的果园是我们孩子们的乐园。每到夏天,我们都会去帮忙采摘水果,那是一种简单而又快乐的体验。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果农”:
在金色的阳光下, 果农的汗水滴落在土地上, 孕育出甜美的果实, 是自然的馈赠, 也是勤劳的证明。
想象一幅画面:果农在果园中忙碌,阳光透过树叶洒在他的身上,鸟儿的叫声和风吹过果树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田园风光。
在英语中,“果农”可以翻译为“fruit farmer”或“orchardist”。不同文化中,果农的形象和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自然和农业的尊重。
通过对“果农”这一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农业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农民对社会做出的贡献。这一词汇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知识,也加深了我对农业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1.
【果】
(象形。甲骨文字形,田象树上结的果实形,在木之上。本义:果子,果实。这个意义后来曾写作“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果,木实也。 、 《易·说卦》-艮为果蓏。 、 《周礼·场人》。张晏曰:“有核曰果,无核曰蓏。”臣瓒曰:“在地曰蓏,在树曰果。”-而树之果蓏,珍异之物。 、 《素问·藏器法时论》。注:“谓桃李杏栗枣也。”-五果为助。 、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 明·刘基《卖柑者言》-杭有卖果者,善藏柑。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
【组词】
果布、 果馔、 果谷、 果正、 果桌、 草果;荚果;浆果;果瓜、 果茹、 果隋、 果蔗
2.
【农】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林,从辰。古代森林遍野,如要进行农耕,必先伐木开荒,故从“林”;古代以蜃蛤的壳为农具进行耕耨,故从“辰”。小篆认为从晨,囟(xìn)声。从“晨”,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意。本义:耕,耕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耕必作于晨,故从晨。-农,耕也。 、 《汉书·食货志》-辟土植谷曰农。 、 《汉书·文帝纪》-农,天下之大本也。 、 晁错《论贵粟疏》-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 、 汉·贾谊《论积贮疏》-殴民而归之农。
【组词】
农家子、 农舆、 农战、 农月
努力,勉力。 同: 努
【引证】
《左传·襄公十三年》-小人农力以事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