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2:11: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2:11:55
不智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不聪明”或“不明智”。它通常用来形容某人的行为、决策或想法缺乏智慧,不够明智,可能导致不良后果。
“不智”由“不”和“智”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智”指智慧,而“不”是否定词,合起来即表示缺乏智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稳定。
在**文化中,智慧被视为一种重要的品质。因此,“不智”的使用往往带有批评的意味,尤其是在强调集体利益和社会和谐的语境中。
“不智”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错误、失败和后果。它可能引发对不负责任行为的批评和对智慧的渴望。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因为不智的决策而后悔的情况。例如,一次冲动购物后,我意识到这是一个不智的选择,因为它超出了我的财务能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不智”:
月光下,不智的影子
在错误的道路上徘徊,
悔恨的泪水,无声地流淌,
在夜的寂静中,寻找智慧的光芒。
视觉上,“不智”可能让人联想到昏暗的灯光或模糊的影像,象征着迷茫和错误。听觉上,可能与低沉、沉重的音乐相关,传达出沉重和后悔的情感。
在英语中,“不智”可以对应为“unwise”或“foolish”。这些词汇在英语文化中同样用于描述缺乏智慧的行为或决策。
“不智”是一个有力的词汇,用于批评和反思。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对错误决策的不满和担忧,同时也提醒我在做决策时要更加审慎和明智。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智】
(会意兼形声。从日,从知,知亦声。“知”的后起字。本义:聪明,智力强) 同本义。
【引证】
《荀子》引《孟子》-然后智生于忧患。 、 《韩非子·说难》-甚智其子。 、 《墨子·公输》-不可谓智。 、 《三国志·诸葛亮传》-智术浅短。 、 清·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
【组词】
智赛隋何,机强陆贾、 智数
智慧,智谋。
【引证】
《法言·脩身》-智,烛也。 、 《韩非子·显学》-智,性也。 、 《淮南子·俶真》-智者,心之府也。 、 《管子》-四时能变谓之智。 、 贾谊《治安策》-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
【组词】
智着、 才智、 智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