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6:29: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6:29:21
“没来历”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某人或某物没有明确的背景、出处或历史。字面意思是指没有来路或来源。在日常生活中,它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份、背景不明确或不可靠。
“没来历”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没”(没有)和“来历”(来源、历史)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来历”一词已有使用,而“没来历”则是近代汉语中逐渐形成的表达方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家族和个人的历史背景,因此“没来历”常常带有负面色彩,暗示不可靠或不值得信任。在现代社会,随着信息的透明化,人们更加注重个人或事物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没来历”这个词汇往往带有一种不确定和怀疑的情感色彩。它可能让人联想到神秘、不可靠或潜在的风险。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遇到一些声称自己有特殊背景或经历的人时,如果缺乏可靠的证据支持,我们可能会用“没来历”来形容他们,表达对其真实性的怀疑。
在创作中,可以将“没来历”的物品或人物作为故事的核心,通过揭示其真实身份或背景来推动情节发展,增加故事的复杂性和吸引力。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ithout a trace”或“of unknown origin”,它们都传达了缺乏明确来源或历史的概念。
“没来历”这个词汇在表达对某人或某物的不确定性和怀疑时非常有用。它不仅在日常交流中常见,也在文学和专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1.
【没】
(会意 表示入水有所取。本义:沉没水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没,沉也。 、 《庄子·列御寇》-其子没于渊。 、 《荀子·议兵》-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 、 《庄子·大宗师》-梦为鱼而没于渊。 、 《世说新语·自新》-或浮或没。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浅草才能没马蹄。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水不没顶。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没水而死。
【组词】
沉没、 淹没、 没胫、 没不煞、 没溺、 洪水没过了大坝;没漂、 没石
2.
【来】
慰劳。
【引证】
《说文》-勑,劳也。从力,來声。字亦作俫。 、 《诗·郑风·女曰鸡鸣》。高亨注:“来,借为勑。”-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 《汉书·平当传》-劳俫有意者。 、 《孟子·滕文公上》-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 、 《诗·魏风·硕鼠》-莫我肯勑。 、 《韩非子·王道》-贤者勑其材。
3.
【历】
(形声。从謪,厤(lì)声。从“止”,表示与脚、行走有关。本义:经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历,过也。 、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深践戎马之地, 足历王庭,垂饵虎口。 、 清·姚鼐《登泰山记》-历齐河。 、 《三国志·诸葛亮传》-已历三世。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身不历农亩之劳。 、 清·张廷玉《明史》-历两京左右通政。
【组词】
身历、 历时、 历劫、 历岁、 历载、 历远、 历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