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3:33: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3:33:36
“侵夺”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非法地夺取或侵占他人的财物、权利或地位。它强调了行为的非法性和对他人的损害。
在文学中,“侵夺”常用于描述战争、政治斗争或个人冲突中的不正当行为。在口语中,它可能用于描述日常生活中的小偷小摸或不公平竞争。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经济学,它涉及更具体的非法占有或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
“侵夺”由“侵”和“夺”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侵”指侵犯,“夺”指夺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侵夺”,强调了非法夺取的行为。
在许多文化中,“侵夺”被视为不道德和非法的行为。在法律体系中,侵夺行为通常会受到严厉的惩罚,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侵夺”一词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不公平、贪婪和暴力。它可能引发对受害者的同情和对加害者的愤怒。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一些小规模的侵夺行为,如偷窃或欺诈。这些经历让我们更加警惕,并认识到保护自己权益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侵夺”来描述自然界中的掠食行为,如“狼群侵夺了羊群的安宁”。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群士兵侵夺一个村庄的场景,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在音乐中,可以使用紧张的旋律来表达“侵夺”带来的不安和恐惧。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usurp”或“plunder”,德语中的“entwenden”,都与“侵夺”有相似的含义,但具体用法和语境可能有所不同。
“侵夺”是一个具有强烈负面含义的词汇,强调了非法占有和对他人的损害。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描述和理解不公平和不道德的行为。
1.
【侵】
(会意。小篆字形从人,手(又)拿扫帚,一步一步地扫地。本义:渐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侵,渐进也。 、 宋玉《风赋》-侵淫谿谷。 、 司马相如《上林赋》。注:“渐进之貌。”-侵淫促节。
【组词】
侵润、 侵寻、 侵淫、 侵寻
2.
【夺】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象振翅欲飞的鸟,下面是手(又、寸),其意思是:这只振翅欲飞的鸟,眼看着就要从手中失脱掉。本义:丧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夺,手持隹失之也。 、 《礼记·仲尼燕居》。注:“犹乱也。”-给夺慈仁。 、 《素问·通评虚实论》-精气夺则虚。 、 《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荀子·富国》-勿夺农时。
【组词】
夺宗、 夺气、 夺魄、 夺胆、 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