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7:05: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05:45
词汇“侵噬”的字面意思是指一种逐渐侵入并吞噬的过程。它通常用来描述某种力量或物质对另一物体或领域的侵占和破坏,强调了这种侵占的持续性和破坏性。
在文学中,“侵噬”常用来形容自然灾害、疾病或不良习惯对人的身心造成的损害,如“癌症侵噬着他的身体”。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来形容某种不良影响逐渐占据某人的生活,如“社交媒体侵噬了她的时间”。在专业领域,如生物学或地质学,“侵噬”可能指生物体对环境的改变或风化作用对岩石的破坏。
同义词中,“侵蚀”强调物理或化学过程的逐渐破坏,“吞噬”强调完全的吸收或消耗,“蚕食”则强调一点一滴的逐步侵占。反义词则表达了与“侵噬”相反的保护和滋养的概念。
“侵噬”一词的词源可能来源于古代汉语,其中“侵”字意为侵犯,“噬”字意为咬或吞。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为描述一种侵入并破坏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侵噬”常用来形容不良习惯或负面影响对个人或社会的影响,反映了人们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担忧。
“侵噬”这个词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涉及到破坏和损失。它可能让人联想到疾病、腐败或不良影响,引发对这些问题的担忧和恐惧。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侵噬”这个词用来形容工作压力对个人生活的侵占,如“工作压力侵噬了我的个人时间”。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时间的河流,无声侵噬着岸边的记忆,留下的只是沙粒般的碎片。”
视觉上,“侵噬”可能让人联想到被腐蚀的金属或被侵蚀的岩石。听觉上,可能让人联想到风声或水流声,象征着时间的侵蚀。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erode”或“consume”,也有类似的表达,但每个词汇的具体用法和文化内涵可能有所不同。
“侵噬”这个词在描述负面影响和破坏过程时非常有用,它强调了这种影响的持续性和破坏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的深层含义和用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复杂的概念和情感。
1.
【侵】
(会意。小篆字形从人,手(又)拿扫帚,一步一步地扫地。本义:渐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侵,渐进也。 、 宋玉《风赋》-侵淫谿谷。 、 司马相如《上林赋》。注:“渐进之貌。”-侵淫促节。
【组词】
侵润、 侵寻、 侵淫、 侵寻
2.
【噬】
(形声。从口,筮(shì)声。本义: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噬,嗂也。喙也。 、 《易·杂卦》-噬嗑食也。 、 《左传·哀公十二年》-国狗之瘈,无不噬也。 、 《考工记·梓人》-欋杀援筮(噬)。 、 唐·柳宗元《三戒》-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 《明史·海瑞传》-康乃甘心鹰犬,搏噬善类,其罪又浮于高拱。
【组词】
噬指、 噬脐、 噬犬,噬狗、 噬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