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49: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49:54
天不绝人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天不让人绝路”,基本含义是指在困境中总有一线生机,上天不会让人彻底绝望。这个成语传达了一种乐观和希望的情感,认为即使在最艰难的情况下,也会有转机和希望。
在文学作品中,天不绝人 常用来描述主人公在绝境中找到出路,或者在看似无望的情况下出现转机。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安慰或鼓励处于困境中的朋友。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讨论逆境中的适应和恢复力。
同义词:
反义词:
天不绝人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天命和命运的信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成为表达希望和乐观的常用词汇。
在文化中,天不绝人** 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天命”观念,即认为每个人都有其命运,但命运并非一成不变,总有一线生机。这种观念在社会中鼓励人们在逆境中保持希望和努力。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积极的情感反应,它让我联想到在困难时刻保持乐观和坚韧的重要性。它提醒我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有可能找到光明。
在我个人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在工作中遇到了巨大的挑战,几乎要放弃。但最终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天不绝人”的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黑暗的深渊,
我听见希望的呼唤,
天不绝人,
光明终将到来。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站在悬崖边,背后是黑暗的深渊,但前方有一束光照射下来,象征着希望和转机。听觉上,可以联想到一首充满希望和鼓舞人心的音乐。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lining”(每朵云都有银边),表达的是即使在困难时刻也有希望和积极的一面。
天不绝人 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让我在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和希望。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也增强了我对语言多样性和文化差异的认识。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也是~,便遇见这义重恩深的伯父伯母和我师傅父女两人。”
1.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2.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3.
【绝】
(会意。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从刀,从卩(人)。表示人用刀断丝。本义:把丝弄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绝,断丝也。 、 《史记》-冠缨索绝。
【组词】
绝缨
4.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