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11: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11:42
词汇“天与人归”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哲学思想,尤其是儒家和道家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天与人归”字面意思是天道和人事归于一致。基本含义是指自然法则(天道)与人类行为(人事)相协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天与人归”源自《易经》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后来在儒家和道家的文献中被广泛引用和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概念逐渐被用来描述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传统文化中,天与人归的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与西方文化中的人类中心主义形成对比。在现代社会,这个概念被用来倡导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这个词汇给人一种平和、和谐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宁静的自然环境和理想的社会状态。它鼓励人们思考如何在现代生活中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在我的生活中,我经常在思考如何平衡科技发展与环境保护时,会想到“天与人归”的概念。它提醒我在追求进步的同时,也要尊重自然规律。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山川湖海,天与人归,万物共生,和谐永续。”
想象一幅画面:蓝天白云下,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鸟语花香,流水潺潺。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宁静与和谐。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观念可以在“盖亚假说”(Gaia Hypothesis)中找到,强调地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天与人归”是一个深刻的哲学概念,它不仅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通过学和理解这个词汇,我更加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当~之时,群臣备法驾大乐,恭诣南内,奏请临朝。
1.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2. 【与】
3.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4. 【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