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50: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50:42
词汇“币贡”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因此我们需要从其构成部分来理解其可能的含义。词汇“币”通常指的是货币或钱币,而“贡”则有进贡、贡献的意思。结合这两个字,我们可以推测“币贡”可能指的是以货币形式进行的贡献或进贡。
“币贡”可能指的是一种以货币形式进行的贡品或贡献,通常用于描述古代或特定文化中,以金钱或货币作为对上级、统治者或神灵的贡献。
在古代文献或历史记载中,“币贡”可能出现在描述朝贡体系、**仪式或社会等级制度的语境中。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特定的历史研究或文化讨论中。
“币”字源自古代的货币概念,而“贡”字则源自进贡的行为。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币贡”这个词汇,其历史演变与古代的贡赋制度紧密相关。
在古代**,币贡是维护中央与地方关系、显示忠诚和等级制度的重要手段。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观。
提到“币贡”,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礼仪、等级制度和权力结构,带来一种历史厚重感和文化传承的联想。
由于“币贡”不是一个日常使用的词汇,个人应用可能较少。但在学*历史或文化课程时,可能会遇到这个词汇,用于理解古代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结构。
在创作历史小说或剧本时,可以使用“币贡”这个词汇来描绘古代社会的场景,增加作品的历史真实感。
结合古代货币的图片和古代音乐,可以更好地理解“币贡”的视觉和听觉联想,如古代铜钱的形象和古筝的音乐。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以货币形式进行的贡献也有存在,如古罗马的贡金制度,但其具体词汇和制度可能有所不同。
“币贡”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一种经济和文化现象。了解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历史和文化背景,对于语言学*和历史研究都有一定的价值。
1.
【币】
(形声。从巾,敝声。从巾表示与布帛有关。本义:古人用作礼物的丝织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幣,帛也。 、 《周礼·大宰》。司农注:“绣帛。”-四曰幣贡。 、 《礼记·曲礼》-幣曰量幣。 、 《礼记·月令》-用圭璧更皮幣。 、 《孟子》-事之以皮幣。 、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寡君是故使吉(游吉)奉其皮幣。 、 《战国策·齐策三》-请具车马皮幣。
【组词】
皮币、 币玉、 币号、 币献
2.
【贡】
(形声。从贝,工声。本义:进贡,把物品进献给朝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贡,献功也。 、 《释言》-贡,上也。 、 《广雅》-贡,献也。 、 《左传·僖公四年》-尔贡包茅不入。 、 《周礼·大司徒》。注:“贡地所生,谓九谷。”-以令地贡。 、 《周礼·小司徒》。注:“谓九谷三泽之材也。”-以任地事而令贡赋。 、 《考工记·匠人》注-贡者,自治其所受田,贡其税谷。 、 《聊斋志异·促织》-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
【组词】
贡奉、 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