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28: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28:14
永徽律:永徽律是指唐朝永徽年间(公元50年至55年)制定的一部法典,全称为《永徽律疏》。这是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法典,对后世的**法律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永徽律可能被提及作为历史背景的一部分,用以描绘唐朝的法律制度和社会秩序。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永徽律不太可能被直接提及,除非在讨论历史或法律话题时。 专业领域:在法学、历史学等领域,永徽律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学者们会详细探讨其内容、结构和对后世法律的影响。
同义词:唐律、永徽法典 反义词:现代法律、当代法规(这些词汇代表了与永徽律相对的时间和内容上的差异)
词源:永徽律的名称来源于唐朝的年号“永徽”,律即法律、法典的意思。 演变:永徽律在唐朝之后经历了多次修订和补充,但其基本框架和原则一直被沿用。
永徽律的制定反映了唐朝初期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的需求。它不仅是一部法律文献,也是唐朝文化和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永徽律作为一个历史词汇,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法律智慧和秩序,同时也可能引发对古代社会结构和法律实践的思考。
在学*和研究法律史时,永徽律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法律的发展脉络。
在创作历史小说时,可以将永徽律作为背景,通过描述当时的法律案件和审判过程,展现唐朝的社会风貌。
通过观看关于唐朝的历史纪录片或阅读相关的历史文献,可以更好地理解永徽律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的实际应用和影响。
与罗马法典相比,永徽律在结构和内容上有所不同,但两者都是各自文化中法律体系的重要基石。
永徽律作为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法典,不仅对的法律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世的法律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在学*和研究**法律史时,永徽律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词汇。
1.
【永】
(象形。小篆字形,象水流曲曲折折的样子。本义:水流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永,水长也。象水巠理之长。 、 《诗·周南·汉广》。毛传:“永,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2.
【徽】
(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微省声。本义:三纠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徽,三股绳也。 、 《易·坎》。刘注:“三股为徽。”-系用徽纆。
3.
【律】
(形声。从彳(chì),聿(yù)声。本义:法律;法令)。
同本义 (多指具体的规则、条文)。
【引证】
《说文》-律,均布也。 、 《易师》-出以律。 、 《尔雅·释诂》-律,法也。 、 《汉书·高帝纪》-天下既定,令萧何次律令。 、 《商君书·战法》-兵大律在谨,论敌察众,则胜负可知也。 、 清·方苞《狱中杂记》-以律非故杀。
【组词】
律则、 律贯、 律科、 律度、 律纪、 律贯、 律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