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46: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46:28
界画(jiè huà)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描绘边界或界限的画作。在艺术领域,界画通常指的是一种精细的绘画技法,特别是在**古代建筑绘画中,用来描绘建筑物、桥梁、舟车等细节,要求线条工整、比例精确。
界画一词源自**古代绘画术语,特别是在宋代,界画技法达到了高峰。随着时间的推移,界画逐渐成为描述精细、工整绘画的一个通用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界画代表了工匠精神和精细工艺的追求。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细节和精确性的重视,以及在建筑和艺术中的应用。
界画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佩和欣赏,因为它代表了高超的技艺和对完美的追求。联想上,界画让我想到古代工匠在微光下细心描绘每一笔的场景。
在我的生活中,界画的概念启发我在做任何事情时都要追求精确和细致,无论是学*、工作还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界画: “如同界画般细腻, 每一笔勾勒出岁月的痕迹, 在时间的画布上, 我们绘制着生活的边界。”
视觉上,界画让我联想到细腻的线条和精确的构图,可能是一幅古代建筑的绘画。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毛笔在宣纸上轻轻滑过的声音。
在西方艺术中,类似的精细绘画技法可能被称为“细密画”(miniature),但界画更特指**古代建筑绘画的精细技法。
界画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特定的绘画技法,也体现了对细节和精确的追求。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界画提醒我要注重细节,追求完美,无论是在艺术创作还是日常生活中。
1.
【界】
(会意。从田,介声。本义:边垂,边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田畔也。-界,境也。 、 《尔雅》-界,垂也。 、 《急就篇·顷町界亩》颜注-田边谓之界。 、 《墨子·号令》-诸吏卒民非其部界而擅入他部界。 、 《韩非子·五蠹》-去门十里以为界。 、 《孟子·公孙丑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战国策·燕策》-至燕南界。 、 《史记·魏公子列传》-迎公子于界。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境界危恶。
【组词】
界分、 界约、 界贼、 界至
2.
【画】
(会意兼指事。金文。上面是“聿”(yù),象以手执笔的样子,是“笔”的本字;下面象画出的田界。整个字形,象人持笔画田界之形。本义:划分,划分界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画,界也,象田四界,聿所以画之。 、 《左传·襄公四年》-画为九州。 、 《汉书·地理志上》-画壄分州。
【组词】
画野分疆、 画土分贡、 画地、 画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