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10: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10:29
牵扯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通过牵引或拉扯的动作将某物或某人联系到一起。基本含义是指将事物或人联系在一起,通常涉及复杂的关系或事务。
“牵扯”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牵”意为牵引,“扯”意为拉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抽象的联系和复杂的关系。
在**文化中,“牵扯”常带有负面或复杂的意味,尤其是在涉及法律或道德问题时。
“牵扯”一词常让人联想到复杂、难以摆脱的情况,可能引发焦虑或无奈的情感。
在处理工作中的项目时,我曾被牵扯进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中,这让我学到了如何在复杂情况下保持冷静和理性。
在诗歌中,“牵扯”可以用来形容情感的纠葛:
爱如细丝,牵扯心弦,
纠葛不清,情深难解。
想象一幅画面:两个人被无形的线牵扯在一起,背景是模糊的复杂场景。音乐上,可以选择一首旋律复杂、情感丰富的乐曲来代表“牵扯”的感觉。
在英语中,“牵扯”可以对应为“involve”或“entangle”,但“entangle”更强调纠缠和难以摆脱的意味。
“牵扯”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能够描述从物理到抽象的各种联系。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牵扯”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关系和情感。
1.
【牵】
(形声。从牛,“冖”象牵牛的绳,玄声。本义:牵牛)。
同本义。引申为牵拉。
【引证】
《说文》-牵,引前也。 、 《广雅》-牵,引也。 、 《周礼·宰夫》。司农注:“牲牢可牵而行者。”-飱牵。 、 《周礼·牛人》。注:“牵傍,在辕外輓牛也。人御之,居其前曰牵,居其傍曰傍。”-与其牵傍。 、 《易·夬》-牵牛悔亡。 、 《孟子·梁惠王上》-牵牛而过堂下者。 、 唐·杜甫《兵车行》-牵衣顿足拦道哭。 、 白居易《卖炭翁》-回车叱牛牵向北。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攀草牵棘。
【组词】
牵笼、 牵红、 牵扭、 牵役、 牵拖、 牵拉
2. 【扯】 (形声。从手,奢声。扯是“撦”的俗字。本义:撕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