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36: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36:16
“狗胆包天”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狗的胆子大到可以包住天。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某人胆子非常大,甚至到了不顾一切、无法无天的地步。它通常带有贬义,用来批评那些行为极端、不顾后果的人。
在文学作品中,“狗胆包天”常用于描述反面角色或极端行为,增强故事的紧张气氛。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调侃或批评那些做出出格行为的人。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道德讨论中,它可能用来指代那些违反规则或道德底线的行为。
“狗胆包天”这个成语的具体词源不详,但它反映了古代**人对狗的某些特性的观察和比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描述那些极端大胆的行为。
在**文化中,狗通常被视为忠诚和勇敢的象征,但在这个成语中,狗的胆大被用来形容负面行为,反映了语言的多义性和文化中的复杂象征。
这个成语给我的情感反应是惊讶和批评。它让我联想到那些不顾一切、极端自私的行为,这些行为往往会给他人带来伤害。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个人在会议上公然挑战公司高层的决定,当时我就想到了“狗胆包天”这个成语来形容他的行为。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他的心,狗胆包天,无视规则,独自狂奔。”
想象一个画面:一个人站在高高的悬崖边,背景是广阔的天空,这个画面可以很好地象征“狗胆包天”的意象。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s bold as brass”或“brazen”,虽然不完全等同,但都表达了极端大胆和无畏的意思。
“狗胆包天”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表达,它不仅描述了极端的行为,还带有强烈的批评意味。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对于丰富我的语言表达和理解**文化都非常重要。
你真是~,竟敢捉弄起我们来了!
1.
【狗】
(形声。从犬,句(gōu)声。本义:犬。原指小犬。后为狗犬的通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狗,犬也。大者为犬,小者为狗。 、 《易·说卦传》-艮为狗。 、 《春秋·考异郵》。注:“狗,斗之精所生也。”-故斗运狗三月而生也。 、 《史记·秦本纪》-以狗御蛊。 、 《礼记·曲礼上》。疏:“大者为犬,小者为狗。”-效犬者左牵之。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悍吏之来吾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
2.
【胆】
(形声。从肉,詹声。本义:胆囊。动物体内消化器官之一)。
同本义。通称胆或苦胆。
【引证】
《说文》。俗字作“胆”。-膽,连肝之府也。 、 《素问·灵兰秘典论》。按,形如瓶,长三寸,在肝之短叶间。华佗曰:“胆者,中清之府,号曰将军。主藏而不泻。”-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 《淮南子·精神》。注:“胆,金也。”-胆为云,肝为风,肾为雨。 、 李白《行路难》-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组词】
胆结石、 胆裂、 胆裂魂飞、 胆液
3.
【包】
(会意。小篆字形,外边是“勹”。中间是个“巳”(sì)字,“象子未成形”。“勹”就是“包”的本字。本义:裹)。
用纸、布等裹东西。
【引证】
《诗·召南·野有死麕》-野有死麕,白茅包之。 、 《书·禹贡》-草木渐包。 、 《易·姤》-包有鱼。 、 《礼记·乐记》-包之以虎皮。
【组词】
纸包不住火;包缠
4.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