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7:59: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7:59:34
“从祖昆弟”是一个汉语词汇,源自古代**的家族关系称谓。字面意思是指与自己同曾祖父的堂兄弟,即曾祖父的孙子之间的兄弟关系。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已经不太常用,更常见的表达方式是“堂兄弟”或“表兄弟”。
在古代文学和历史文献中,“从祖昆弟”可能会出现,用以描述复杂的家族关系。在现代口语和文学作品中,这个词汇几乎不再使用,因为现代社会更倾向于使用简单直接的称谓,如“堂兄弟”。
“从祖昆弟”这个词汇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从祖”指的是曾祖父,“昆弟”指的是兄弟。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汉语中更倾向于使用简单明了的词汇来描述亲属关系,因此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大大降低。
在**传统文化中,家族关系非常重要,因此对家族成员的称谓非常细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这些复杂的称谓逐渐被简化,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
这个词汇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家族的复杂关系和传统礼仪,给人一种历史悠久和庄重的感觉。
由于这个词汇在现代生活中不常用,个人应用的机会较少。但在研究古代家族史或参与相关文化活动时,可能会遇到这个词汇。
在创作历史小说或剧本时,可以使用“从祖昆弟”来增强作品的历史感和文化氛围。
结合古代家族的画像或家族谱系的图表,可以更好地理解“从祖昆弟”这个词汇的含义。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复杂家族称谓可能也有,但具体表达方式会有所不同。例如,在英语中,可能会使用“cousin”来泛指各种远近的亲戚关系。
“从祖昆弟”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家族关系的复杂性和细致性。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和语言的演变。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虽然不需要频繁使用这样的词汇,但了解其含义和背景可以增加语言的丰富性和深度。
1.
【从】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従,随行也。 、 《周礼·司仪》-客从拜辱于朝。 、 《易·坤》-或从王事。 、 《易·夏小正》-啬人不从。 、 《诗·邶风·击鼓》-从以孙子。 、 《淮南子·泛论》-禽兽可羁而从之。 、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组词】
从龙、 从学、 从骑、 从嫁、 从井救人
2.
【祖】
(形声。从示,且(jǔ)。从“示”与祭祀、宗庙有关。本义:祖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始兼二义,新庙为始,远庙亦为始。”-祖,始庙也。 、 《周礼·考工记·匠人》-左祖右社。 、 《书·舜典》孔传:“文祖者,尧文德之祖庙。”-受终于文祖。 、 《荀子·成相》-启乃下,武王善之,封之于宋,立其祖。
【组词】
祖祢
3.
【昆】
(会意。从日,从比。金文字形,表示二人在日光下并肩行走 。本义:一起,共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昆,同也。 、 《太玄·玄摛》-理生昆群。 、 《太玄·玄错》-格也乖而昆也同。 、 《太玄中》-昆仑旁薄幽。 、 扬雄《羽猎赋》-噍(jiū)噍昆鸣。
【组词】
昆群
4.
【弟】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有绳索围绕于“弋”,象竖立有杈的短木桩。绳索捆束木桩,就出现了一圈一圈的“次第”。本义:次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弟,韦束之次第也。 、 《吕氏春秋·原乱》-乱必有弟。大乱五,小乱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