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7:10: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10:50
词汇“具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具文”字面意思是指具备文字或文采。在古代汉语中,它可能指的是书写工整、文辞优美的文章,或者是指具备书写能力的人。
由于“具文”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语境中很少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它可能用于描述文人的书写能力或文章的文采。
“具”字在古代汉语中有具备、具有的意思,“文”字则指文字、文采。两者结合,形成了“具文”这个词汇,用以描述文章或书写的美感。
在古代**,书写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活动,具备良好的书写能力被视为文人的基本素养。因此,“具文”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是对文人书写能力的一种赞美。
对于我来说,“具文”这个词给人一种古典、文雅的感觉,联想到古代文人墨客的书写场景,充满了文化底蕴和艺术美感。
在我的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使用到“具文”这个词,但它让我想起了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的那种宁静和深远的感受。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具文之手,绘尽世间情。”
想象一幅古代文人挥毫泼墨的画面,伴随着古琴的悠扬旋律,这样的场景与“具文”这个词紧密相连。
由于“具文”是一个特定于汉语文化的词汇,它在其他语言中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具文”这个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承载了古代文人的书写文化和审美追求。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并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增添一份古典的韵味。
1.
【具】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鼎”,下面是双手。表示双手捧着盛有食物的鼎器(餐具)。本义:准备饭食或酒席)。
同本义。泛指准备,备办。
【引证】
《说文》-具,供置也。 、 《广韵》-具,备也,办也。 、 《仪礼·士相见礼》。注:“犹办也。”-以食具告。 、 《礼记·祭统》-官备则具备。 、 《汉书·何武传》-寿为具召武帝显。 、 张衡《东京赋》-礼举仪具。 、 《孙子·谋攻》-具器械。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第二板已具。 、 清·方苞《狱中杂记》-别具本章。
【组词】
具食、 具觞、 具状、 具禀、 具覆
2.
【文】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黼。”-五章以奉五色。 、 《荀子·非相》-美于黼黼文章。 、 《韩非子·十过》-茵席雕文。 、 《诗·小雅·六月》-织文鸟章,白旆央央。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斑文小鱼。
【组词】
文驾、 文斑、 文旆、 文绣、 文织、 文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