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0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06:30
开征:这个词通常用于描述政府或相关机构开始对某种商品、服务或行为征收税费或费用。字面意思是指“开始征收”。
“开征”一词源于汉语,由“开”和“征”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征”已有征收、征召之意,而“开”则表示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征”逐渐固定为描述税收开始的专用词汇。
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开征”可能引发不同的反应。例如,在经济困难时期,新税的开征可能会引起公众的不满和抗议;而在环保意识较强的社会,开征环保税可能会得到广泛支持。
“开征”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正式和严肃的情感色彩,因为它通常与政府的决策和公民的经济负担相关。它可能让人联想到税收、政策变动和财政管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在新闻报道中听到关于新税开征的消息,这可能会影响我们的消费决策或投资计划。
在诗歌中,可以将“开征”用于比喻,如“时间的河流开征了它的通行费,每一秒都是不可退还的税款。”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政府公告板上关于新税开征的通知;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严肃或紧张的背景音乐来增强“开征”带来的正式和紧张感。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impose”或“levy”,也有类似的表达方式,但具体用法和语境可能有所不同。
“开征”是一个重要的财经术语,它不仅反映了政府的财政政策,也影响着公民的经济行为。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类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对于把握社会动态和政策走向至关重要。
1.
【开】
(会意。小篆字形,两边是两扇门,中间一横是门闩,下面是一双手,表示两手打开门闩之意。本义:开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開,张也。 、 《老子》十章-天门开阖。 、 《老子》-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 《易·系辞上》-开物成务。 、 《乐府诗集·木兰诗》-开我东阁门。 、 《资治通鉴·唐记》-遂开门纳众。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 、 《广东军务记》-午后又开西门归德门。
【组词】
开城、 开门钱
2.
【征】
(形声。从彳(chì),正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甲骨文从彳,从足。本义:到很远的地方去,远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徴,正行也。从辵,正声。或从彳。 、 《尔雅》-征,行也。 、 《易·大壮》-壮于趾征凶。 、 《诗·小雅·小宛》-而月斯征。 、 《左传·襄公十三年》。注:“谓巡狩征行。”-先王卜征五年。 、 《诗·召南·小星》-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 古乐府《木兰词》-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 唐·李白《送友人》-孤蓬万里征。
【组词】
征鼙、 征衣、 征客、 征鸟、 征盖、 征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