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36: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36:05
利害攸关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利益和危害都紧密相关”。它强调某件事情的结果对相关方有重大的正面或负面影响,通常用于描述决策或**的重要性。
在不同的语境中,“利害攸关”可以有不同的强调点:
“利害攸关”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攸关”意为“关系到”,整个成语强调的是利益和危害的紧密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成为表达重要性的常用词汇。
在文化中,“利害攸关”常用于强调集体利益与个人行为的关系,反映了传统文化中重视集体和谐与长远规划的价值观。
这个词汇给人以严肃和重要的感觉,常引发人们对后果的深思。它提醒人们在做出决策时要考虑到可能带来的长远影响。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词汇可以用于描述任何对个人或家庭有重大影响的**,如购房、职业选择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这利害攸关的时刻,星辰也凝视着我们的选择。”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紧张的会议室,人们严肃地讨论着某个利害攸关的议题。音乐上,可以选择一些紧张或庄重的背景音乐来增强这种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t stake”或“crucial”,虽然不完全等同,但都传达了重要性和潜在的风险。
“利害攸关”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成语,它帮助我们在表达重要性和潜在影响时更加精确和有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我们的沟通效果。
周知其利害。
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是与人民健康~的一件大事。
1.
【利】
(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利铦也。 、 《易·系辞》-其利断金。 、 《老子》-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荀子·劝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孟子·公孙丑下》-兵革非不坚利也。
2.
【害】
何不。 同: 曷
【引证】
《书·大诰》-王害不违卜。 、 《诗·周南·葛覃》-薄汙我私,薄澣我衣,害澣害否,归宁父母。 、 《孟子·梁惠王上》-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 、 《汉书·翟方进传》-予害敢不于祖宗安人图功所终?
3.
【攸】
(会意。从攴(pū),从人水省。表示人扶杖走水路。本义:水流的样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水之安行为攸。”-攸,行水也,从攴,从人,水省。 、 《六书故》引唐本说文-水行攸攸也。
4.
【关】
(形声。从门,丱(guān)声。金文作“門”,象门里有门闩形,本象形字。小篆繁化,变成了形声字。本义:门闩)。
门闩。闩门的横木。
【引证】
《说文》-关,以木横持门户也。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臧纥斩鹿门之关以出。 、 《史记·魏公子列传》-赢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赢于众人广坐之中。
【组词】
关牡、 关楗、 关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