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4:08: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4:08:43
“剥皮抽筋”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剥去动物的皮,抽取其筋。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的极端残忍或严厉的惩罚,强调的是一种极端的、不留余地的对待方式。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敌对双方之间的残酷斗争,或者是对待罪犯的极端刑罚。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对某人的极度不满或报复心理。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医学,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因为它更多地属于日常语言和文学表达。
同义词:严惩不贷、残酷无情、极刑、酷刑 反义词:宽大为怀、仁慈、宽容、宽恕
“剥皮抽筋”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源自古代对动物的处理方式,后来引申为人对人的极端惩罚。在历史演变中,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形容极端残忍行为的常用表达。
在**传统文化中,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犯罪行为的严厉态度。在现代社会,虽然法律制度已经不再使用如此残酷的刑罚,但这个成语仍然被用来形容极端的、不留情面的对待方式。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恐惧和厌恶,因为它描绘了一种极端的残忍行为。在联想上,人们可能会想到古代的酷刑场景,或者是现代社会中的极端报复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讨论历史、法律或极端情感表达的场合。例如,在讨论历史上的刑罚制度时,可能会提到这个成语。
在诗歌中,可以将“剥皮抽筋”用来形容自然界的残酷,如风暴对树木的摧残:
狂风肆虐,剥皮抽筋, 树枝断裂,哀鸣不已。
在视觉上,这个成语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刑场的残酷场景,或者是现代电影中的暴力画面。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痛苦的尖叫声或是在描述这种场景时的沉重语气。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可以通过描述极端的残忍行为来实现。例如,英语中可能会用“rip someone apart”或“tear someone to pieces”来表达类似的极端残忍。
“剥皮抽筋”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强烈的表达,用来形容极端的残忍或严厉的惩罚。它在文学和日常语言中都有应用,给人带来强烈的情感反应。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样的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汉语。
梅山猴头,焉敢弄术!拿住你定要剥皮抽筋!
他最怕的就是~。
1.
【剥】
[口语]去掉外面的皮或其他东西
【组词】
剥花生、 剥碗豆、 剥葱皮
2.
【皮】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个口,表示兽的头;一竖表示身体;右边半圆表示已被揭起的皮;右下表手。“皮”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用手剥兽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皮,剥取兽革者谓之皮。 、 《广雅》-皮,剥也。 、 《战国策·韩策》-皮面抉眼。 、 《释名》-皮瓠以为蓄。
【组词】
皮面
3.
【抽】
(形声。从手,由声。本义:拔出,抽出)。
拔出,把夹在中间的东西取出。
【引证】
《广雅》-抽,拔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每射,抽矢菆。 、 《庄子·天地》。李注:“引也。”-挈水若抽。 、 《诗·郑风·清人》-左旋右抽。 、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
【组词】
抽简禄马、 抽匣、 抽毫、 抽宝剑;抽刀
4.
【筋】
(会意。从肉,从力,从竹。因为竹多筋,故从“竹”。本义:附着在骨上的韧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筋,肉之力也。 、 《素问·五藏生成论》-诸筋者,皆属于节。 、 《考工记·弓人》-强者在内而摩其筋。 、 《孟子·告子下》-劳其筋骨。 、 《荀子·劝学》-筋骨之强。 、 清·方苞《狱中杂记》-先折筋骨。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筋骨尽脱。
【组词】
筋皮、 筋厮锁、 筋血、 筋条、 筋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