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7:56: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7:56:26
词汇“天从人原”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或词汇,它可能是由“天从人愿”和“人原”两个部分组合而成的。为了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我们可以将重点放在“天从人愿”上,因为这是一个更常见的表达。
“天从人愿”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天意顺应人的愿望。基本含义是指事情的发展符合人的期望或愿望,形容事情顺利,如愿以偿。
“天从人愿”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民间信仰,认为天意可以影响人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表达对顺利和成功的祝愿。
在**文化中,人们常常相信天意和命运,因此“天从人愿”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命运的顺从。
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积极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希望、成功和满足。它鼓励人们保持乐观,相信努力会有回报。
在我的生活中,每当遇到重要的考试或面试,我都会默默祈祷“天从人愿”,希望一切顺利。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天从人愿,花开满园,心随风远。”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站在山顶,望着远方的日出,心中充满了希望和期待,这就是“天从人愿”的视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everything goes as planned”或“everything falls into place”,虽然不如“天从人愿”那样富有诗意和深远的文化内涵,但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
“天从人愿”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表达顺利和成功的词汇,它还承载着*文化中对天意和命运的理解。在学这个成语的过程中,我更加理解了如何在不同语境中灵活运用它,并且在个人生活中寻找积极的意义。
1.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2.
【从】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従,随行也。 、 《周礼·司仪》-客从拜辱于朝。 、 《易·坤》-或从王事。 、 《易·夏小正》-啬人不从。 、 《诗·邶风·击鼓》-从以孙子。 、 《淮南子·泛论》-禽兽可羁而从之。 、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组词】
从龙、 从学、 从骑、 从嫁、 从井救人
3.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4.
【原】
(会意。小篆字形。象泉水从山崖里涌出来。从厂(hǎn),象山崖石穴形。从泉。本义:水源,源泉)。
“源”的古字。水源,水流起头的地方。
【引证】
《说文》。俗字作“源”。-原,水泉本也。 、 《孟子》-原泉混混。 、 《淮南子·原道》-原流、泉浡。 、 《汉书·食货志》-犹塞川原为潢洿也。 、 唐·韩愈《原毁》-有本有原。
【组词】
原泉、 原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