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19: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19:22
水循环(Water Cycle)是指地球上水通过蒸发、凝结、降水等过程在地球表面、大气和地下之间不断循环流动的自然现象。这个过程包括蒸发、蒸腾、凝结、降水、径流和渗透等环节,是地球上水资源得以持续利用的基础。
“水循环”一词源于拉丁语“circulus”(循环)和“aqua”(水),随着科学的发展,其定义和理解逐渐精确和深入。
在许多文化中,水循环被视为生命和清洁的象征。在环境意识日益增强的社会背景下,水循环的研究和管理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水循环给人以自然和谐、生命不息的联想,同时也提醒人们水资源的宝贵和保护的必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了解水循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节约用水,保护环境。例如,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利用自然降水,减少对地下水的依赖。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如同水循环不息,生命在时光的河流中悄然流转,每一滴水珠都是时间的见证。”
观看水滴从叶尖滑落的视频,或是听雨滴敲打窗户的声音,都能让人联想到水循环的美丽和神秘。
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水循环的概念基本一致,但其象征意义和重要性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干旱地区,水循环的重要性尤为突出。
水循环不仅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连接人类生活和文化的重要纽带。了解和尊重水循环,对于保护地球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1.
【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水,准也。 、 《释名》-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 、 《淮南子·天文》-积阴之寒气为水。 、 《书·洪范》-五行一曰水。 、 《左传·桓公元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 《礼记·曲礼》-水曰清滌。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组词】
水铫、 水头儿、 水湿、 水蛊病、 水中丞、 水落归槽、 水喷桃花、 水镜先生、 水陆杂陈、 水廓、 水涡、 水馆
2.
【循】
(形声。从彳,盾声。彳(chì),双人旁,与行走有关。本义:顺着,沿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循,行顺也。 、 《庄子·天道》-循道而趋。 、 《庄子·列御寇》-循墙而走。 、 《书·顾命》-率循大下。 、 《淮南子·本经》-五星循轨。 、 《淮南子·原道》-循天者,与道游者也。 、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循山而南。 、 《吕氏春秋·察今》-循表而夜涉。 、 《聊斋志异·促织》-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 、 清·姚鼐《登泰山记》-循以入。
【组词】
循轨、 循箫
3.
【环】
(形声。从玉,瞏huán声。本义: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环,璧也。 、 《尔雅·释器》。李注:“其孔及边肉大小适等。”-肉好若一谓之不。 、 《礼记·经解》-行步则有环珮之声。 、 《礼记·玉藻》-孔子佩象环五寸。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闻水声,如鸣佩环。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腰白玉之环。
【组词】
环佩、 环玦、 环琨、 环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