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14: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14:31
词汇“寐觉”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出发。
“寐觉”由两个字组成:“寐”和“觉”。其中,“寐”指的是睡觉,“觉”指的是醒来。因此,“寐觉”字面意思可能是指从睡到醒的过程,或者是指睡眠和清醒的状态。
由于“寐觉”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现代汉语中,我们更常用“睡眠”和“清醒”来描述类似的状态。
由于“寐觉”不常用,以下例句可能需要创造性解释:
“寐”和“觉”都是古汉语词汇,但在现代汉语中,“寐觉”这个组合并不常见。它们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但在现代汉语中,这两个字更多地被分开使用。
在古代文学中,可能会找到“寐”和“觉”的单独使用,但“寐觉”作为一个词汇在现代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几乎没有特定的意义或影响。
由于“寐觉”不常用,它可能不会引起特定的情感反应或联想。在创造性写作中,它可能被用来表达一种模糊或神秘的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太可能遇到或使用“寐觉”这个词汇。我们更倾向于使用“睡眠”和“清醒”来描述相关的状态。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寐觉”来创造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在寐觉的边缘,
梦境与现实交织,
心灵在虚幻中游走。
由于“寐觉”不常用,它可能不会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在创作中,可以尝试将其与朦胧的图像或柔和的音乐联系起来,以增强其神秘感。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寐觉”的词汇。在英语中,可能会使用“sleep and wakefulness”来描述类似的状态。
“寐觉”作为一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它的使用和理解需要创造性的解释。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历史演变。然而,在日常交流中,我们更倾向于使用更常见和明确的词汇来表达类似的概念。
1.
【寐】
(形声。本义:睡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寐,卧也。 、 《诗·卫风·氓》-夙兴夜寐。 、 《诗·邶风·柏舟》-耿耿不寐。 、 《国语·晋语》-归寝不寐。 、 《公羊传·僖公二年》-寡人夜者寝而不寐。 、 《资治通鉴·唐纪》-门卒方熟寐。 、 宋·范仲淹《渔家傲》-人不寐。 、 明·魏禧《大铁椎传》-子灿寐而醒。 、 《聊斋志异·狼三则》-乃悟前狼假寐。
【组词】
夜不能寐;梦寐(睡梦)以求;寐息(睡眠;卧息、 寐寤、 寐觉
2.
【觉】
(形声。从见,学省声。本义:醒悟,明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觉,悟也。 、 《汉书·董贤传》-上欲起贤,未觉。 、 《汉书·邓通传》-觉而之渐台。 、 《庄子·齐物论》-且有大觉。 、 《公羊传·昭公三十一年》-叔术觉焉。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觉今是而昨非。
【组词】
觉来、 觉悟;如梦初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