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3:41: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3:41:59
才学:指一个人的知识、学问、技能和智慧的综合体现。它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在学术、艺术或其他专业领域的造诣和能力。
“才学”一词源自古代汉语,由“才”和“学”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才”指天赋和能力,“学”指学*和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才学”逐渐演变为指代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学识。
在**传统文化中,“才学”被视为个人修养和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在科举制度中,才学是选拔官员的关键标准。
“才学”一词常带有一种尊敬和赞赏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博学多才、智慧过人的形象,激发人们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
在我的学*经历中,我遇到过许多才学出众的老师和同学,他们的知识和见解总是能给我带来新的启发和思考。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才学”:
星辰之下,才学如海,
智慧之光,照亮心怀。
书卷之间,探索无界,
才学之花,绽放不败。
想象一位学者在图书馆中沉思,周围是高耸的书架和翻动的书页,这种场景与“才学”紧密相连。音乐方面,古典音乐如巴赫的作品,常被认为体现了深厚的才学。
在英语中,“才学”可以对应为“scholarship”或“intellect”,虽然这些词汇在含义上有所重叠,但“才学”更强调知识和能力的结合。
“才学”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代表了个人的知识和能力,还体现了社会对智慧和学识的尊重。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才学”这一词汇,有助于我更准确地表达对知识和智慧的敬意。
1.
【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一横表示土地,下面象草木的茎(嫩芽)刚刚出土,其枝叶尚未出土的样子。本义:草木初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才,草木之初也。
2.
【学】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学,识也。 、 《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 、 《礼记·文王世子》-念终始典于学。 、 《尚书大传》-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 、 《庄子·庚桑楚》-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 、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论语》-学而时习之。 、 清·刘开《问说》-学即继以问也。
【组词】
学书、 学学乖、 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 学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