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21: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21:19
词汇“乏资”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拼写错误或者是某个特定领域的术语。为了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假设“乏资”是一个正确的词汇,并且它可能指的是“缺乏资金”的意思。以下是对这个假设词汇的分析:
“乏资”字面意思是指缺乏资金或资本。它描述了一个状态,即某人或某组织没有足够的财务资源来执行计划或维持运营。
由于“乏资”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乏”(缺乏)和“资”(资金)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新词。
在经济不景气的时期,“乏资”这个词可能会更频繁地出现在新闻报道和日常对话中,反映了社会整体的财务压力。
“乏资”这个词可能会引起人们的焦虑和担忧,因为它触及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安全感。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遇到因为资金不足而无法实现某个目标的情况,可能会深刻体会到“乏资”的含义。
在诗歌中,可以用“乏资”来比喻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如:“在乏资的沙漠中,寻找希望的绿洲。”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可能会用“short of funds”或“lack of capital”来表达类似的含义。
“乏资”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简洁地表达了财务困境的概念,对于理解和描述经济问题具有一定的价值。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沟通和理解他人的处境。
1.
【乏】
古代射礼唱靶者用以避箭的器具,其形略似屏风。
【引证】
《说文》。按,容也。从反正,推事。受矢者为正,避矢者为乏。-乏,春秋传曰,反正为乏。 、 《左传·宣公十五年》-故文反正为乏。 、 《仪礼·大射仪》-凡乏用革。 、 《仪礼·乡射礼》。注:“容谓之乏,所以为获者御矢也。”-乏参侯道。
无功伏安,电抗性伏安单位。
2.
【资】
(形声。从贝,次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钱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资,货也。 、 《广雅》-资,川也。 、 《易·旅》-怀其资 、 《诗·大雅·板》-丧乱蔑资。 、 《战国策·秦策一》-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 《战国策·燕策》-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应得之资。 、 《广东军务记》-富者捐资。 、 清·方苞《狱中杂记》-中家以上,皆竭资取得。 、 清·周容《芋老人传》-厚资而遣之。
【组词】
投资、 内资;外资;集资;薪资、 茶资、 资业、 借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