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11: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11:12
“乐不可支”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快乐到无法自持的程度。这个成语形容人因为某种原因而感到极度快乐,以至于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或行为。
“乐不可支”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汉语中对于情感表达的丰富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变化,但它的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表达情感的方式往往较为含蓄,因此“乐不可支”这样的成语提供了一种夸张但形象的表达方式,用以描述极端的快乐情绪。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的,它让我联想到人们在经历喜悦时刻的真实反应,这种情感的流露是人性的一部分。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意外地获得了奖学金,那一刻我真的是乐不可支,感觉所有的努力都得到了回报。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花开满园,我心乐不可支,如蝶舞翩跹。”
想象一个人因为巨大的喜悦而跳跃、欢笑,这种场景可以通过欢快的音乐和充满活力的画面来表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over the moon”或“ecstatic”,它们都传达了极度的快乐,但具体的语境和文化背景可能有所不同。
“乐不可支”这个成语丰富了我的汉语词汇,让我能够更生动地描述和理解人们在快乐时刻的情感反应。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样的成语增加了语言的色彩和深度。
兰言夫子听了宝云夫子之话,正中心怀,~,如何肯去拦阻。
东汉初年,张堪跟随刘秀攻打四川公孙述立下赫赫战功,被任命为蜀郡太守,后调任渔阳太守,抗击北方的匈奴入侵。他不但英勇善战,而且开垦农田,兴修水利。他从不贪图个人富贵,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歧,张君为政,乐不可支
1.
【乐】
(象形。小篆字形。象鼓鼙木架形。本义:音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五声八音相比而成乐。-乐,五声八音总名。象鼓鞞,木其虡也。 、 《礼记·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夫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 、 《礼记·世本》-伶伦作乐。 、 《周礼·保氏》-二曰六乐,谓云咸韵夏濩武也。 、 《吕氏春秋·慎行论》-以乐传教。
2.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3. 【可】
4.
【支】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竹”的一半,下面是手(又)。《说文》:“从手持半竹。”本义:去枝的竹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桂馥义证:“疑作去枝之竹也。”-支,去竹之枝也。从手持半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