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8:19: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8:19:24
词汇“没肚皮揽泻药”是一个典型的汉语成语,源自民间俗语,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和特定的语义内涵。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字面意思:“没肚皮”指的是没有肚子,即没有胃口或消化不良;“揽泻药”则是指主动去拿或服用泻药。
基本含义:这个成语比喻一个人不自量力,明知自己无法承受或不适合做某事,却还要勉强去做。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讽刺那些自不量力的人物,增加故事的幽默或讽刺效果。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来劝告或嘲笑那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人。
专业领域:在医学或健康相关的讨论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比喻不恰当的治疗方法或自我伤害的行为。
同义词:自不量力、螳臂当车
反义词:量力而行、知难而退
这个成语的具体词源不详,但可以推测它源自民间对于健康和饮食的常识性认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比喻意义逐渐固定下来。
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强调“量力而行”,这个成语正是对这一原则的反面教材,反映了社会对于自我认知和行为选择的一种评价。
这个成语带有一种讽刺和警示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那些不顾后果、盲目行动的行为,提醒人们在行动前要三思。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看到有人不顾自身条件或环境限制,强行去做某事时,可以用这个成语来表达我们的看法或建议。
在创作中,可以将这个成语融入到对话或描述中,用以增强文本的幽默感或讽刺意味。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痛苦地抱着肚子,旁边放着泻药的画面,这样的视觉元素能够强化成语的含义。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biting off more than one can chew”,也有类似的含义。
通过对“没肚皮揽泻药”这个成语的学*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汉语中的文化内涵和使用场景,这对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具有重要意义。
1.
【没】
(会意 表示入水有所取。本义:沉没水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没,沉也。 、 《庄子·列御寇》-其子没于渊。 、 《荀子·议兵》-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 、 《庄子·大宗师》-梦为鱼而没于渊。 、 《世说新语·自新》-或浮或没。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浅草才能没马蹄。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水不没顶。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没水而死。
【组词】
沉没、 淹没、 没胫、 没不煞、 没溺、 洪水没过了大坝;没漂、 没石
2.
【肚】
供食用的动物的胃。
【组词】
猪肚、 牛肚、 羊肚
3.
【皮】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个口,表示兽的头;一竖表示身体;右边半圆表示已被揭起的皮;右下表手。“皮”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用手剥兽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皮,剥取兽革者谓之皮。 、 《广雅》-皮,剥也。 、 《战国策·韩策》-皮面抉眼。 、 《释名》-皮瓠以为蓄。
【组词】
皮面
4.
【揽】
(形声。从手,览声。本义:执,持)。
同本义。
【引证】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俱可手揽。
【组词】
揽跋、 揽镜、 揽持、 揽摄
5.
【泻】
倾泻。
【引证】
《玉篇》-泻,倾也。 、 《周礼·地官·稻人》-以浍写(泻)水。 、 宋·陆游《雨夜》-急雨如河泻瓦沟,空堂卧对一灯幽。
【组词】
泻泪、 泻溜、 泻月、 泻润
倾注;倾倒。
【引证】
《水浒全传》-吟诗欲泻百重愁。
【组词】
泻注、 泻盆、 泻辩、 泻囊
6.
【药】
(形声。从艸,乐声。本义:治病的物品。药物;药材。一般是植物,故从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药,治病草也。 、 《周礼·疾医》。注:“五药,草木虫石谷也。”-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 、 《易·无妄》-勿药有喜。 、 《史记》-求仙人不死之药。
【组词】
药肆、 药贴、 药封、 药案、 药王、 药引、 药局、 药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