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2:1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16:23
“两面派”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一个人或事物具有两面性,即表面上表现出一种态度或行为,而实际上却持有或表现出完全相反的态度或行为。基本含义是指那些表里不一、言行不一致的人。
在文学中,“两面派”常用来描绘复杂的人物性格,揭示人性的多面性。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常用来形容那些表面上友好、背地里却做坏事的人。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政治学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分析人的行为模式或政治策略。
同义词中,“伪君子”强调的是道德上的虚伪,而“表里不一”和“口是心非”则更侧重于行为和言语的不一致。反义词则强调了真诚和一致性。
“两面派”这个词汇可能源自于对人性复杂性的观察,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汇逐渐被用来形容那些具有双重性格或行为的人。在语言中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其使用范围的扩大和语境的多样化。
在**文化中,“两面派”常常被视为不诚实和不值得信赖的象征。在社会交往中,人们普遍倾向于避免与两面派的人打交道,因为这种行为被认为是不道德的。
这个词汇给我的情感反应是负面的,因为它代表了欺骗和虚伪。在表达中,我可能会用这个词汇来警示他人注意某些人的不可靠性。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遇到过一个同事,他在领导面前表现得非常积极,但私下却经常散布负面言论,这种行为让我深刻理解了“两面派”的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他的笑容如春风拂面,却不知背后藏着刀锋,两面派的阴影,在阳光下无处遁形。”
视觉上,我可能会联想到一个人在不同场合下的不同面孔,如同变脸表演。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那些表面上甜言蜜语,实则心怀鬼胎的对话。
在英语中,“double-faced”或“two-faced”与“两面派”有相似的含义,都用来形容那些表里不一的人。在不同文化中,这种行为都被视为不诚实和不可信赖的。
“两面派”这个词汇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帮助我识别和描述那些表里不一的人,同时也提醒我在人际交往中保持真诚和一致性。通过对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明白了诚实和信任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1.
【两】
(会意。从一,兩平分。兩亦声。本义:二十四铢为一两)。
同本义 16两为1斤。今市制折合国际单位制0。05千克,十钱一两,十两一斤。
【引证】
《说文》-两,二十四铢为一两。 、 《汉书·律历志上》-衡权…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两者,两黄钟律之重也。
2.
【面】
(象形。甲骨文字形,里面是“目”字,外面表示面庞。“面”,在古代指人的整个面部。“脸”是魏晋时期才出现,而且只指两颊的上部,唐宋口语中才开始用同“面”本义: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面,颜前也。 、 《周礼·撢人》-使万民和说而正王面。 、 《周礼·司仪》-私面私献。 、 《书·顾命》-大辂在宾阶面。 、 《战国策·赵策》-必唾其面。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女之靧面。 、 明·魏学洢《核舟记》-椎髻仰面。
【组词】
面不厮睹、 颜面、 满面
3.
【派】
英文pass的音译
【组词】
派司
1. 【两面】 正面和反面这张纸~都写满了字; 两边 2.~夹攻ㄧ左右~都是高山; 事物相对的两方面~性ㄧ~讨好ㄧ问题的~我们都要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