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6:38: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6:38:43
词汇“囊漏储中”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文献,其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口袋破了,东西漏出来,但仍然储存在中间。这个成语比喻虽然外表有缺陷或损失,但内在的核心价值或实质内容并未丧失。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物或事物的内在品质或价值,即使在困难或不利的情况下也不失其本质。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安慰或鼓励他人,指出即使表面看起来有问题,但核心价值依然存在。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经济学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一个组织或系统虽然面临挑战,但其核心功能或价值仍然稳固。
“囊漏储中”最早见于《左传·宣公十五年》,原文是“囊漏贮中”,后来演变为“囊漏储中”。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事物本质和表象关系的认识。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内在修养和实质内容的重要性,这个成语正是这种价值观的体现。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不应只看表面,而应关注事物的本质和核心价值。
这个成语给人以安慰和鼓励的情感反应,它提醒我们即使在逆境中也要保持信心,因为真正重要的东西不会轻易失去。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用这个成语来鼓励一个朋友,他的公司面临财务危机,但我告诉他,只要团队和核心业务还在,公司就有复兴的可能。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梭,囊漏储中,心之坚韧,不随风逝。”
想象一个古老的图书馆,书架上的书虽然有些破旧,但书中的知识和智慧依然丰富,这种场景可以很好地体现“囊漏储中”的意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he essence remains”或“The core is intact”,虽然不如“囊漏储中”那样形象和富有诗意,但也传达了相似的意思。
“囊漏储中”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语言工具,更是一种生活智慧。它教会我们在面对挑战时,不应只看表面,而应深入事物的本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深度和韵味。
谚者,直语也……邹鲁公云‘囊漏储中’,皆其类也。
1. 【囊】
2.
【漏】
(形声。从水,屚(lòu)声。本义:漏壶的简称。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同本义。
【引证】
《马稚暨妻张氏墓志》-漏尽钟鸣,箭驰风追。 、 《说文》。按:这就是铜壶滴漏的“漏”。-漏,以铜受水,刻节。 、 《文选·左思·魏都赋》-晷漏肃唱。 、 《华严经音义下引文字集略》-漏刻,谓以筒受水,刻节,昼夜百刻也。
【组词】
漏下、 漏永更长、 漏尽钟鸣、 漏夜、 漏板、 漏刻
3.
【储】
(形声。从人,诸声。本义:积蓄备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储,偫也。 、 《一切经音义》-储,贮也。储亦备也,谓蓄物以为备曰储也。 、 曹子建诗?-小人德无储。 、 王元长《曲水诗序》-盈衍储邸。 、 《韩非子·十过》-府无储钱,库无甲兵。 、 《汉书·何并传》-储兵马以待之。 、 《盐铁论·力耕》-丰年岁登,则储积以备乏绝。
【组词】
储粮备荒;冬储白菜;储邸、 储峙、 储款、 储书、 储敛、 储才、 储养
4.
【中】
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引证】
《考工记·桃氏》。司农注:“谓穿之也。”-中其茎。 、 《荀子·彊国》。注:“击也。”-敌中则夺。 、 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中而轻发。 、 《聊斋志异·促织》-幸啄不中。
【组词】
中靶;猜中了;命中、 看中、 中雀、 中钩、 中的、 中鹄
受到;遭到。
【引证】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欲中守法。 、 《说岳全传》-前番我王兄误中你的诡计,在青龙山上,被你伤了十万大兵。
【组词】
中霜、 中酒、 中暍、 中疾、 中恶、 中暑;中弹;中埋伏;中煤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