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9:0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9:08:23
词汇“[受成]”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受成”可以理解为“接受并形成”或“接受并完成”。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以下分析将基于其可能的含义和用法进行。
“受成”可能指的是接受某种形式的教育、训练或指导后达到一定的成就或状态。
由于“受成”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描述一个人在接受某种教育或训练后的成长和变化。在专业领域,可能用于描述某种技术或技能的掌握过程。
由于“受成”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难以考证。它可能是由“受”和“成”两个字组合而成,表示接受并形成某种状态。
在某些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受成”可能被用来强调个人通过努力学习和实践达到某种成就的过程。
“受成”可能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涉及到通过努力达到目标的过程。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通过学习或训练达到某种成就的经历,这时可以使用“受成”来描述这一过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受成”来描述一个人在艺术或技能上的成长:
岁月如梭,他在琴键上受成,
音符跳跃,心灵随之飞翔。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学习或训练中的场景,展现出他/她通过努力达到成就的过程。
由于“受成”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难以比较。
“受成”虽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通过接受教育或训练达到某种成就的过程。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多样性。
1.
【受】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两手中间有一只舟,表示传递东西。本义:接受;承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王筠曰:“手部授,人部付,皆曰“予也。”今以付说受,则是受授同字矣。”-受,相付也。 、 《周礼·天官·司书》-受其币。 、 《仪礼·特牲馈食礼》-主妇拜受爵。 、 《周礼·司干》。注:“取藏之。”-则受之。 、 《仪礼·丧服》。注:“犹承也。”-受以小功衰。 、 《国语·楚语》。注:“承也。”-颛顼受之。 、 《管子·海南》-釜十五,吾受,而宫出之以百。 、 《后汉书·列女传》-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 《史记·魏公子列传》-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组词】
受茶、 受宫厅、 受法、 受事、 受册、 受祉、 受胙
2.
【成】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成,就也。 、 《国语·周语》-成德之终也。 、 《太元元错》-成者功就不可易也。 、 《书·益稷》-箫韶九成。 、 《仪礼·少牢礼》-祝告曰利成。 、 《周礼·司书》-及事成。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组词】
落成